嵌入铁磁电极间点——环系统中的Kondo效应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结构是研究低维介观量子效应的典型代表,所以量子点中的Kondo效应在凝聚态物理学中被研究的极为广泛。近年来,人们在量子点的遂穿电导中发现了Kondo效应,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把量子点接入电路中产生的Kondo效应。研究表明它与稀磁合金中的Kondo效应不同:稀磁合金中的Kondo效应引起低温电阻反常增加,这是Kondo效应的起源;而量子点中的Kondo效应导致的是电导的反常增加,而引起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在量子点系统中,在费米能级处的Kondo共振为电流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为了研究耦合于铁磁电极间量子点系统的的性质,我们应用运动方程,以及隶玻色平均场近似等理论通过求解格林函数的方法,来研究耦合于铁磁电极间点一环系统中的Kondo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嵌于铁磁电极间的量子点和介观环系统系统中:(i)当磁电极磁矩反平行时,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近藤共振没有分裂出现在同一位置,并且这种重合不会随着铁磁电极中极化强度、介观环的磁通以及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始终重合。(ii)当磁电极磁矩平行时,我们发现上下两种自旋的近藤共振不仅出现了明显的分裂而且在费米能级处的近藤共振还随介观环中磁通的增大呈周期性变化。(iii)铁磁电极的磁化强度不仅可以控制单电子准能级产生的自旋分裂,还可以控制自旋弛豫下的近藤共振峰的分裂,根据这一原理可产生自旋阀效应。这种自旋阀效应完全是由强关联和磁耦合所造成,近藤散射的介观特性这便得到了清晰地证明。
其他文献
平板缝隙天线是当前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此种天线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强度高、安装方便、口径利用效率高、抗风力强、功率容量大、口径幅度控制灵活、易实现
近年来,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带隙特性的研究甚是活跃。人工微结构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其研究不
近年来,Ag催化化学刻蚀(Ag-MCCE)的黑硅技术已经在光伏行业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能够提升常规砂浆线切多晶黑硅(MWSS mc-Si)太阳电池效率约0.5%;对于新兴的金刚线切多晶硅(DWS mc-Si)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