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深化改革表明,国有企业最大的特色优势,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下,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国有企业党组织采取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参与过程中存在何种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搜集梳理国内外有关政党与经济、政党与企业方面有关文献,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公司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意识形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发现,从建国初期至今,国有企业党组织经历了被弱化、淡化、虚化及边缘化,但是其在国有企业中始终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现在国家越来越关注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和指导,一方面,《宪法》、《公司法》、《党章》等法律法规为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定、准则的发布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供指导。接着,从参与方式、存在问题两方面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进行介绍。我国国有企业党组织主要是通过五种方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一是将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嵌于”和“内嵌到”两种模式;二是党组织参与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三是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开展公司人事干部管理;四是在公司中充分有效发挥监督、协调职能;五是党组织在公司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在通过以上方式参与公司治理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定地位还不够突出和明确,大部分国有企业还未将党组织写入公司章程,对其法定地位加以明确。二是由于缺乏制度、文件等对党组织、董事会的职责权限进行界定,使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和人事管理方面易产生冲突。三是具有“双重身份”人员往往会面临角色冲突问题。最后,引入云南省Y公司的案例,对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采取的具体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人事干部管理起到定向把关和监督管理的作用,使党的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国有企业全面发展。为了解决目前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国有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1)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机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2)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考核与监督。(3)适度“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对国有企业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比例合理控制。(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优秀的党务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