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源于某国防预研项目,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浮空观测平台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浮空观测平台的研制是为了提高防空反导系统低空和超低空全方位搜索和对快速运动目标的稳定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源于某国防预研项目,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浮空观测平台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浮空观测平台的研制是为了提高防空反导系统低空和超低空全方位搜索和对快速运动目标的稳定跟踪能力。该系统的核心由搭载在浮空观测器上的两个CCD观测装置、小型伺服系统、无线数传设备以及嵌入式计算机构成。由于浮空观测平台结构复杂,要求嵌入式计算机建立与地面控制中心的信息通道,接收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同时根据系统工作时序要求,协调图像处理和伺服驱动等模块的信息,完成控制算法计算,实现控制输出。基于这些实际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ARM+DSP的双CPU结构的嵌入式计算机设计方案,使用双口RAM实现CPU间实时数据交换,并完成了相应电路和模块的设计。本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Philips的LPC2214为主控芯片构造控制模块实现对系统整体的控制;2.围绕TI的TMS320F2812搭建伺服控制模块实现控制算法,并采用PWM(脉宽调制)信号驱动伺服电机;3.软件开发平台上,分别在ADS和CCS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适用于ARM和DSP的应用软件;4.对基于自适应波门跟踪思想的稳定跟踪算法进行了简要的讨论;5.设计了系统实验方案,并在机场进行了观测实验。实验中,浮空观测平台可以稳定跟踪运动目标,验证了嵌入式计算机设计的可靠性。6.最后,针对系统进一步升级与完善提出了展望,构思了FPGA+DSP的整合方案。
其他文献
银杏内酯B(GB)是天然产物中最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作者所在工程研究中心前期开发的GB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良好疗效。鉴于GB的脑靶向性尚存提升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已经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尤其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布式电源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对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向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的“绿色电力”,对于促进电力工业向智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微网作为一种整合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形式,能够通过灵活的控制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供电质量
南方电网于2008年将形成“八交四直”的主干网架,西电送广东最大能力达到18.0GW,其中落点广东的直流输电回路数已经达到四回,使南方电网成为含有多馈入直流、远距离、大容量、交
现代电力网络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结构日益复杂,大规模互联电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事故发生后的潜在危险性和危险性。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
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电力施工项目管理现状,结合电力施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实际需要,研发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施工项目管理网络化系统。此系统可以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建设企业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为实现项目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全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在分析传统电力施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速信息通信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云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的网络化管理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对电力施工项目管理网络化进行了前瞻性
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出现各种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给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恶劣天气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明显增加,这会给输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