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念慈是清初诗坛关中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一生坎坷多舛,漂泊四方,在这样的现实生活里,他前后创作了两千余首诗歌,结交了如孙枝蔚、雷士俊、钱谦益、顾梦游、方文、施润章、方中德、计东、王士禛等一大批在清初诗坛享有盛誉的大家巨匠,并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与褒扬。在与这些诗坛巨匠们的相互往来交游中,李念慈又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充当了关中、江南两地诗学交流的桥梁,并在日常的诗文创作中将关中文学注重性情、慷慨质朴、以诗文载道的传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但学界目前对李念慈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李念慈及其《谷口山房集》为研究对象,对李念慈的生平家世、著作交游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其基本的诗学理论,力求揭示李念慈在清初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共计十一万余字,全文分五章对李念慈及其《谷口山房集》诗文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李念慈生平家世、著述交游,以及李念慈诗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学主张等诸方面。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出了总结论述,并提出了本文具体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李念慈的家世生平及著述。笔者主要以《明史》《清史稿》《(雍正)陕西通志》《(乾隆)西安府志》《(乾隆)泾阳县志》等方志文献以及李念慈本人的《谷口山房集》为主要参考资料,从李念慈家族成员的行述、祭文、以及地方县志中记载的有关李念慈家族事迹、人物小传等相关资料入手,探寻陕西泾阳李氏家族,了解其家庭背景,分析李念慈人生理想及性格秉性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对比,发现了个别地方志中有关李念慈家族成员的错误记载,并作出了相关说明。第二章,李念慈的交游。李念慈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他一生三度为官,多次出入他人幕府。宦游期间,他与朝中要员冯士标、蔡毓荣、韩世琦、杨素蕴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亦同当时关中、江南两地文坛颇负盛名的孙枝蔚、李楷、雷士俊、韩诗、钱谦益、顾梦游、方文、施润章、方中德、计东、王士禛等文人学者都有诗文往来,交游唱和。笔者即依此为据,将其交游对象分为官吏要员、流寓江南的关中诗友、江南地区诗友三个部分,通过多方面搜集整理李念慈交游的相关资料,总结梳理出李念慈的主要著述情况及交游线索,分别考述李念慈同他们的交游状况,发现李念慈在与诸多文人的相互交流往来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关中、江南两地诗学相互交流的桥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并且他交游面广,以诚待人的交游特点为其融入江南文人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谷口山房诗集》诗歌研究。笔者则采用文本解析法,对其《谷口山房集》中收录的2076首诗歌进行了分类研读,总结概括出其诗歌的艺术特性为:感情真挚含蓄,写景自然,情景交融且诗歌创作中常常蕴含着兼济天下苍生的理气风骨。通过阅读其诗歌作品,总结出李念慈以情为本,以诗载道,根抵才学等诸多诗论观点。第四章,《谷口山房文集》散文研究。本章重点对《谷口山房文集》中的68篇文章进行了分类研究,按其内容可分为:书信启文、诗文集序、碑铭祭文、杂著杂记四类,具有内容广博、以真动人、思辨性强的艺术特色。第五章,李念慈及其诗文的价值影响。本章主要综合前几章内容,对李念慈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影响及其诗文的价值作出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