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多义词“fire”和“火”的认知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多义是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中的普遍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发展完善的认知语言学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提供了更全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多义词研究的文献资料,笔者选取原型范畴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向导,结合意义延伸的两种主要形式—原型转移和原型裂变及两种主要机制—隐喻和转喻,深刻探讨多义词意义延伸的认知理据和延伸机制。并通过对英汉多义词fire和火的对比分析,揭示出英汉民族的认知取向及文化差异,为汉英对比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本文中的相关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具有代表性的两本词典,即《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从中分别罗列出多义词fire和火的20条义项及分析不同义项下的相关例句。首先,本文从三个角度—实体特征、实体功能及语言本身的功能,分别勾画出英汉多义词fire和火的意义延伸路径图示,并详细探讨了次范畴的形成过程;然后,本文从多个方面,如文化差异、语言本身的差异及不同的隐喻取象思维,来分析fire和火在意义延伸过程中产生不同义项或零对比义项的原因。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下列研究结论。第一,英汉多义词fire和火主要是以原型裂变和原型转移这两种形式获得意义的延伸,其中更为频繁的形式是原型转移,由隐喻带来的原型转移使得fire和火的边缘意义与中心意义的距离更大。第二,在多义词fire和火的语义范畴中,次范畴的形成保持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呈散射式和链条式。其中,有的延伸意义扮演着双重角色,不仅是上级范畴的普通成员,同时又是下级范畴的次原型。第三,在多义词fire和火的对比中,认知共性和文化差异共存,基于对自然现象-火-相似生活经验的认知共性为多义词fire和火带来相同的意义延伸,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会带来它们意义延伸过程中的不同。第四,对英汉多义词fire和火的对比需囊括多个方面,如文化差异、语言本身的差异及不同的隐喻取象思维。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及西方希腊神话分别赋予火不同的文化意义;在语言方面,相比于词性灵活多变的英语,汉语则是一种词性比较固定的孤立语言;在隐喻取象方面,东方信奉天人合一,西方则强调征服自然,这两种思想赋予了火不同的隐喻取象思维。然而,本研究中搜集到的关于多义词fire和火的语料仍缺乏全面性,未来的研究需要充实相关语料,更进一步探讨那些完全由特定文化延伸出来的意义。
其他文献
复杂载荷情况下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是近年来疲劳研究的重点。多轴疲劳研究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相对比较复杂。大多数机械与工程结构在多轴应力状态下服役,单轴疲劳理论已不能
<正>"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2页的内容。教材主题图如下:线段图与本课内容有何联系?本节课引入线段图是利多还是弊多?研讨教材时的疑问引发了我
<正> 除草地膜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除草地膜除草效果好,对农作物安全。1989年除草地膜仅在棉花上应用,1991年已扩大到玉米、西瓜、甘蔗、花生、蔬菜等多种作物,
<正>5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腾讯向与会者展示了最新的三维地图产品,航拍三维数据覆盖了广州和深圳城区,带给GMIC现场观众的极其震撼的视觉体
<正>在"认识方程"的教学中,教材中呈现的解方程方法是根据等式的性质。但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遇到类似"10-x=4"的方程,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而如果用四则运算的关系来解方
期刊
x=4
<正>省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在全
目的探讨三元系统疗法辅助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倡议(GINA)方案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
首先简单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以及它有别于一般供应链的特点。但是,和一般供应链一样,绿色供应链中同样存在着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对风险展开识别,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正>课堂随思"三角形和四边形"是二年级的内容。通常,教师提供一组静态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类去提炼归纳图形的特征,从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推进很顺利,但对二年级
<正>前期在陈培群老师指导下的"毫升与升"教学研究,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问题上。于是,三年级"长度认识"又让我们产生了研究的想法。上海版教材中,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