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普查数据中得知,我国的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26%和8.87%。与2006年全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较,分别上升了2.93和1.9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呈现出了逐步上涨的趋势,且这种趋势逐步加强。与此同时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截止到21世纪20年代末,我国农村中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15.6%,相比农村而言,城市则将达到9.0%;但是更为严重的是,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农村将会增长为32.7%,城市将会增长为21.2%。显而易见,在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将比城市面临着更大更具强度的社会养老压力。显然,农村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即养老问题的关键地方。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与城市比较而言,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快,为此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儿十年的探索,我国乃至我省先后建立起了日益完善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并于2009年开始,在黑龙江省开始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即便如此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尤其在已有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今天,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徘徊在养老资源保障制度的边缘之外。由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就成为了当前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选取黑龙江省拜泉县为具体的研究对象,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黑龙江省拜泉县共有519766人,其中农村人口42万人,农村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7039人,农村养老压力显而易见。首先结合国家当前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大政方针、时事政策情况和拜泉县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研究动态;接着,界定了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障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得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农村现有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方式、机构养老方式、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方式四种方式。综合运用文献阅读、分析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拜泉县农村老年人的现状、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包括拜泉县在内的黑龙江省的27个县域的农村养老保障发展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意在对比分析中得到拜泉县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在27个县域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拜泉县农村养老保障较其它县域相比在发展中处于较低水平,并对此分析结果总结出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中涉及的拜泉县农村养老保障的各责任主体的具体职责以及如何完善地解决黑龙江省拜泉县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试图为解决拜泉县甚至我省的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上提供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真正地使多种养老方式所起到的合力作用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