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载体,通过制剂新技术将药物制成微球、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原位凝胶等,用于难溶性药物的新剂型研究,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莪术油、冰片系系临床常用中药,具备多种药理活性,其复方制剂在治疗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方面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莪术油、冰片难溶于水,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本文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泊洛沙姆为载药基质,尝试制备以莪术油、冰片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温敏型原位凝胶。以期达到延长药物在体滞留时间,改善药物吸收及提高生物利用度等目的。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考察主药与辅料性质,研究并确定复方莪术油温敏凝胶的处方组成;体外分析方法的确立;制剂的体外透膜释放和经皮渗透考察;制剂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的确立;制剂稳定性考察。
参考外用凝胶剂的基本处方组成和主药、辅料性质特点,确定温敏凝胶的处方组成。本文联合均匀设计和星点设计-效应曲面法优化处方,以制剂的胶凝温度、油水体系稳定性及模拟体液稀释后胶凝效果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得到最优处方胶凝温度为26.5±0.7℃,模拟体液稀释后胶凝温度为35.3±1.0℃,其处方组成为:主药含量按制剂规格2g/支计算:泊洛沙姆4078%,泊洛沙姆18816%;溶剂及助溶剂选用乙醇、丙二醇和甘油;聚卡波菲、防腐剂和pH调节剂适量;水加至全量。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自制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度测定。凝胶释药机理符合Weibull分布方程。试验发现,转速是影响温敏凝胶体外释药的关键因素。经比较,以添加5.0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pH4.0缓冲液为释放溶剂,药物经膜在考察时间内能基本释放完全。
体外透皮试验表明,自制温敏凝胶的释药速率稍快于市售栓剂,因为之一可能是处方辅料的差异,前者处方中含有较大比例的表面活性剂。试验还表明自制前者24h渗透率优于市售栓剂,初步提示自制凝胶的渗透吸收性能可能优于现有制剂,进一步结论待试验确证。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通过测定莪术二酮、吉马酮和龙脑的含量进行质量控制。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莪术二酮和吉马酮含量,气相色谱法(GC法)考察制剂中龙脑含量。前者采用外标法,后者采用内标法,内标物为十六烷。因制剂主药中含有指标成分的同分异构体,最佳色谱条件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因此,HPLC法对药物提取方法及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比例等色谱条件进行了充分考察;GC法则主要对程序升温条件及内标物进行比较和选择。
试验测得制剂中上述三指标成分含量分别为:(12.5~13.2mg)/支、(7.5~8.0mg)/支、(39.5~44.5mg)/支。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根据《中国药典》中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本文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莪术油温敏凝胶对低温和高湿稳定,对高温及光照不稳定;加速3月及长期6月试验表明,自制温敏凝胶经包装后稳定性良好。
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复方莪术油温敏凝胶,制剂稳定,质量可控。体外试验结果提示自制温敏凝胶的释放及渗透效果更佳,可能更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可为临床宫颈糜烂及宫颈癌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