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外交探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是中国实现外交战略目标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当前中国的战略利益、政治安全、经济利益、软实力提升等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使得中非关系进入到一个内容、形式及规模全提升与拓展的新时期。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为中非友好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在建设“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出现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负面舆论,而非洲国家内部的冲突对投资安全环境的制约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都成为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外交所面临的问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地制定切实有效的对非经济外交战略,从而使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实现持久的发展,不仅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中非关系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性,使得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具有了现实意义。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状况的严峻性及刑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损害赔偿采完全赔偿原则,合理预见规则是完全赔偿原则的重要限制规则之一。《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未遂犯罪是刑法中一种重要的犯罪形态,自其诞生以来,便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青睐,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有关未遂犯处罚的学术成果。由于各国刑罚的立法背景不同,对未遂犯有着不尽相同的处
在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多极化深刻震撼的当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逐渐泛化为向外辐射的全球化话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于哲学、法律、政治、经济、宗教
当今,旅游产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我国也不例外。然而,在我国各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地区所面对的产业风险与形成的竞争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