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采用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青少年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各种临床常见的拔牙模式对颏部软硬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的4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患者年龄12~16岁,平均(14.18±2.20)岁。其中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患者15例(第1组),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双侧第二前磨牙患者15例(第2组),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不拔牙患者15例(第3组)。采用头影测量软件Dolphin Imaging11.8,对45名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点测量,测量项目包括矫治前后描述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的指标共计14项,如颏唇沟角、颏厚度、颏曲度等,再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拔牙模式下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治疗前后颏部软硬组织改变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后各组测量数值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对各组矫治前后测量值变化量(T2-T1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3组患者矫治完成后,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上下颌中线对正,双侧尖牙中性关系;第1、2组双侧磨牙为中性关系,第3组双侧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牙齿咬合关系良好,面型凸度明显减轻。
2.第1、2组矫治前后下唇凸厚有所增大(P<0.05),第1、2组患者矫治前后的颏唇沟角、下唇倾角和下唇基角均有所增大(P<0.01),第3组矫治前后仅有颏唇沟角有显著增大(P<0.05);3组患者的颏厚和下唇凹厚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3.第1、2组矫治前后颏最小厚度有所减小,分别减小了1.88±1.13mm和1.39±1.32mm(P<0.05),颏前厚度有所增大,根尖颏厚度和颏凹陷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而颏曲度均有显著增大(P<0.05),分别增大了9.55°和6.70°。第3组矫治前后除颏前厚度有显著增加外(P<0.05),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差异。4.第1,2组矫治前、后的颏最小厚度、根尖点颏厚度、颏曲度、颏凹陷和颏唇沟深度的变化量与第3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但第1,2组之间仅根尖点的颏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上下颌均拔牙的矫治方法后,颏唇沟角增大,颏唇沟变浅,侧貌得以明显改善;而上颌单颌拔牙,下颌不拔牙的矫治对颏部软硬组织形态没有太大影响;
2.下颌分别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组间仅根尖点的颏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提示颏部形态的改变与下颌是否拔牙有关,而与下颌拔牙的位置无关;
3.下颌采用拔牙矫治的患者,应警惕骨开裂、骨开窗现象的发生,提示临床上对于颏部厚度偏薄的患者应慎重拔牙并避免下切牙的大幅度移动。
通过对采用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青少年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各种临床常见的拔牙模式对颏部软硬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的4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患者年龄12~16岁,平均(14.18±2.20)岁。其中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患者15例(第1组),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双侧第二前磨牙患者15例(第2组),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不拔牙患者15例(第3组)。采用头影测量软件Dolphin Imaging11.8,对45名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点测量,测量项目包括矫治前后描述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的指标共计14项,如颏唇沟角、颏厚度、颏曲度等,再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拔牙模式下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治疗前后颏部软硬组织改变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后各组测量数值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对各组矫治前后测量值变化量(T2-T1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3组患者矫治完成后,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上下颌中线对正,双侧尖牙中性关系;第1、2组双侧磨牙为中性关系,第3组双侧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牙齿咬合关系良好,面型凸度明显减轻。
2.第1、2组矫治前后下唇凸厚有所增大(P<0.05),第1、2组患者矫治前后的颏唇沟角、下唇倾角和下唇基角均有所增大(P<0.01),第3组矫治前后仅有颏唇沟角有显著增大(P<0.05);3组患者的颏厚和下唇凹厚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3.第1、2组矫治前后颏最小厚度有所减小,分别减小了1.88±1.13mm和1.39±1.32mm(P<0.05),颏前厚度有所增大,根尖颏厚度和颏凹陷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而颏曲度均有显著增大(P<0.05),分别增大了9.55°和6.70°。第3组矫治前后除颏前厚度有显著增加外(P<0.05),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差异。4.第1,2组矫治前、后的颏最小厚度、根尖点颏厚度、颏曲度、颏凹陷和颏唇沟深度的变化量与第3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但第1,2组之间仅根尖点的颏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上下颌均拔牙的矫治方法后,颏唇沟角增大,颏唇沟变浅,侧貌得以明显改善;而上颌单颌拔牙,下颌不拔牙的矫治对颏部软硬组织形态没有太大影响;
2.下颌分别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组间仅根尖点的颏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提示颏部形态的改变与下颌是否拔牙有关,而与下颌拔牙的位置无关;
3.下颌采用拔牙矫治的患者,应警惕骨开裂、骨开窗现象的发生,提示临床上对于颏部厚度偏薄的患者应慎重拔牙并避免下切牙的大幅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