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嵌入式PDA上实现一个移动通信数据测试信息系统,测试信息系统的功能就是测试空中无线移动网络的信号情况,例如大楼室内或地铁内手机的信号情况,对无线信号进行量化分析(网络类型包括CDMA、GSM等网络)。以下简称测试信息系统。论文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描述国内外的嵌入式(PDA)信息系统、测试系统、通信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二章,基于PDA的测试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主要描述与PDA测试系统相关的技术,包括嵌入式的信息系统、移动计算、通信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等等,从而了解与PDA相关的背景知识。第三章,测试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主要分析信息系统对手机信号的采集需求,也包括测试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第四章,测试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对测试系统架构的理解,以及使用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实现PDA测试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架构内部组件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测试信息系统的架构实现。在第四章架构分析之后,本章主要通过C++语言来具体实现此测试信息系统,具体的代码量在17万行左右。第六章,测试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主要描述实现后的测试信息系统,在现实中如何被使用以及它的相关操作,如何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信息管理。第七章,结束语。主要对实现测试信息系统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一些对嵌入式PDA测试信息系统的个人见解,提出了未来嵌入式信息系统对企业信息管理有重大作用的结论。 论文结构的组织安排。论文从信息学角度对测试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以及实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的完整流程。但是,我们扩大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把设计和实现应用于嵌入式PDA设备上。本文把分析、设计、开发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实现了PDA测试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时,在设计系统整体架构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美国Kruchten 1995年提出的“4+1”视图模型,在深入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测试信息系统的框架模型,而且把当今流行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应用于开发上,通过具体的C++代码实现了PDA上的测试系统,其中的功能就是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实现的。从整个文章的组织来看,我们通过测试功能分析,测试功能的架构设计,测试功能的具体代码实现,能够很好地描述了测试信息系统实施的整个过程。文章中使用了“4+1”视图模型,同时在测试系统这一特定领域,提出了可以使用的框架模型,从而进一步证明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基于PDA嵌入式平台上的测试信息系统,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中包括:测试的便利性、可移动、长时间的电池供电等问题。而这些优点在传统的台式机上是无法实现的。文章还对PDA测试系统对于管理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论文的创新点。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把测试系统嵌入化,而且完整地实现了设计和开发的整个过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是关于移动信号采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