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范畴是哈维进入学术界后持续关注的课题。“时空矩阵”是哈维对空间概念“进行一般性的厘清”的阐释框架,同时也标志着哈维空间理论的成熟。哈维对后现代社会、文化、文学理论及“空间转向”中利用“空间隐喻”解构“元叙事”的做法持明确的反对态度。在学理上,依托独特的地理学视角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哈维独创出辩证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修正并重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元理论。“时空矩阵”话语理论可谓哈维对空间概念的“元”阐释框架。按照思想史的研究路径,对哈维的空间观作历时性梳理,是我们能够进入到哈维空间理论语境的基本前提。哈维空间观的学理背景(空间系谱学与地理学视角)与哈维空间理论的阐释框架(“时空矩阵”话语理论的成熟过程)作为其文艺思想的学理基础维度,是探究“时空矩阵”文艺思想的基础性工作。“时空矩阵”话语理论作为场外理论来阐释文学艺术必然需要面对学理上的合法性问题。在哈维的相关著述中,并没有明确建构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因此,借助哈维著述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和相关论述的梳理,论证“时空矩阵”文艺思想何以可能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哈维的学术旨趣,对当代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批判是哈维“时空矩阵”文艺批评的重要思想阵地。同时,“时空矩阵”文艺思想也是关照和应对当下文艺现实和文艺理论现状的产物。“时空矩阵”文艺思想具有生长性、开放性和物质实在性等批评特征。“时空矩阵”话语理论不但更新了理解文学艺术的时空图式,催生了新范式的生成,其元理论的性质也使其批评阐释框架对文学艺术时刻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姿态。文学艺术多元关联域间的“互文”也使其更具包容性。此外,“时空矩阵”话语理论以绝对空间中的物质实在作为其批评阐释工作的逻辑起点,是为其最根本的批评特征。这为我们反思后现代理论中的“空间隐喻”以及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创伤记忆等旧命题提供了新思路。“时空矩阵”话语理论为新世纪的文艺理论研究开启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深度阐释空间,具有丰赡的理论与社会文化意义。同时,“时空矩阵”的绝对空间的限制、无法穷尽的阐释“死角”以及文本阐释中的潜在“暴力”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理上的某些缺陷。对哈维“时空矩阵”文艺思想的评价需要我们以辩证的视角加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