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齿轮弹流润滑接触的刚度与阻尼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工作时接触齿面会发生变形,成为齿轮振动的来源之一。齿轮常工作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流)状态下,油膜除了发生变形外,由于润滑的粘性挤压效应,在油膜内部发生能量耗散,产生油膜阻尼效应。研究齿轮副润滑状态下油膜刚度与阻尼,开发基于解析法和数值法的接触刚度、油膜刚度与油膜阻尼计算模型,研究载荷、速度、供油状态等对油膜刚度与阻尼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工程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Hertz最大弹性变形模型和Yang-Sun载荷变形模型推导齿轮接触刚度计算公式,讨论工况对接触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载荷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较小,Yang-Sun模型的刚度计算结果与Hertz模型的刚度数值的数量级一致,同时线性化的载荷-变形关系是合理的;(2)建立稳态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接触副接触模型,提出基于最小膜厚与中心膜厚经验公式、以及数值方法的油膜刚度计算方法,分析工况、表面粗糙度以及乏油程度对油膜刚度的影响,表明在一定的工况范围内,四种油膜刚度计算方法预测的油膜刚度数值基本一致;油膜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工况条件下,油膜刚度数值比接触刚度数值大2~3个数量级;(3)基于时变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构建接触体-润滑油膜接触-振动模型,提出振动系统施加正弦载荷激励、常数载荷两种量化油膜阻尼的方法,推导油膜阻尼计算公式。研究振动系统时变特性,评估工况对油膜阻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建立的时变振动-接触模型的系统动态响应符合具有粘性阻尼效应的单自由振动模型,对简谐振动而言,油膜阻尼独立于正弦载荷的幅值与频率,油膜阻尼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也呈现减小趋势;(4)以FZG试验用齿轮为研究对象,结合提出的接触刚度、油膜刚度、油膜阻尼计算模型,研究啮合周期内直齿轮接触刚度、油膜刚度、油膜阻尼变化规律,表明齿轮接触刚度受载荷的影响小;直齿轮油膜刚度与载荷有关,随着输入转矩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大而减小;油膜阻尼随着输入转矩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工况下,变位系数的改变会引起齿轮啮合参数的改变,从而使得直齿轮油膜刚度、油膜阻尼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公路正向着重载、大流量、高速等方向发展,而采用SMA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承载能力、有利于提高路面的低温开裂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煤炭产能的大幅度增加,煤炭资源勘探交易速度越来越快。由于煤炭资源周期长、受不定因素影响较大,煤炭资源的有
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一种创新性的工艺技术,3D-MID(Three Dimensional-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s,三维模塑互连器件或三维机电集成器件)技术,抛弃传统的电路板,直接在三维基体材
现如今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经济实体和群众生产生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能源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的优势和地位,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持续的完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应用普遍的食品接触材料,并在加工过程中会引入部分重金属。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重金属会从PET材料中迁移出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本研究以PET瓶
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结合档案管理实际工作开展情况,首先阐述了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处理措
地下矿井下突水是常见的矿山灾害之一,该问题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和青睐。为了研究突水过程中水在不同巷道结构中的流动规律,本文使用了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不同巷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