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火电厂脱硫吸收尾液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选用了能把S6+还原为S或S2-的硫酸盐还原菌(SRB-DYB2)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脱硫性能的DYB2菌种。选择硫酸盐沉积的土壤、包头矿山的水样及土样和五大连池水样做为筛选样品。采用稀释涂布-叠皿夹层厌氧培养法、焦性没食子酸法及Hungate滚管三种方法筛选和富集培养,直到得到单一纯菌落,并对菌种进行鉴定。得出该菌种幼龄细胞呈细长,不规则的球状,0.4~0.8μm×1.0~4.0μm,单个或成对,不常见分支,不形成菌丝体,单极生鞭毛。该菌种菌落为卵圆形,大小为2~3mm,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灰黑色,粘稠状,边缘不整齐,中部凸起,表面呈绒毛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该菌种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sarcina)。对培养得到DYB2菌种分别考察了温度、pH、摇床转速、S2-浓度和Fe2+浓度等因素对菌种生长的影响,并测得其最适生长条件。结合这些条件,按照一定时间间隔用721分光光度计在615nm下测出SRB的菌体悬浮液的OD值,并做出菌体的生长曲线。硫酸盐还原菌(SRB)最佳生长条件是:pH值约为8.0,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50r/min.S2-浓度在小于10、15mmolL-1时菌体生长不受到限制,Fe2+促进细胞的生长,在Fe2+浓度较高达到32mmolL-1时细菌的生长曲线吸光度值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生长曲线表明05小时细菌进入迟缓期,530小时为生长期,3045小时为平稳期,45小时后进入衰退期。本文还考察了不同温度、接种量、pH、初始硫酸根浓度等因素对DYB2脱除硫酸根性能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当温度为35℃,接种量为10%、pH为8.0、初始硫酸根浓度为2.704g/L时脱硫效果最佳。为了使菌种能在脱硫尾液中应用,本文还做了DYB2对电厂脱硫尾液的环境适应实验。培养基与脱硫尾液按1:1、2:1、4:1、10:1混合,得出在10:1条件下脱硫率最高达到32.9%。DYB2经过在高浓度硫酸根及脱硫尾液中的驯化培养后,在硫酸根浓度为3000mg/L的溶液中的脱硫率最高达到43.2%,在硫酸根浓度为1000mg/L的脱硫尾液中硫酸根的脱除率为34%。此外还考察了DYB2菌种在代谢硫酸根的过程中比生长速率的大小及影响比生长速率的因素,以ln([SO42-]0-[SO42-]t)对培养时间t作图,选择其中连续的线性关系较好的点拟合得的一次函数的斜率即为细菌的比生长速率μ,该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了菌种在对数生长期的生长快慢情况,从而反应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规律。得出在最优培养条件下μ的值为0.0253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