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体系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用的随机地震动为切入点,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结构有效随机地震动输入等问题,并分别以某桥墩、框筒结构及巨型框—筒结构体系为例,对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通过该文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1)、在定量分析若干典型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基础上,文中探讨了层土及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等因数对加速度功率谱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对地表土层模拟的不同,有限元结果与Kanai等若干典型随机地震动模型有较大差异,利用有限元模型获得的加速度功率谱函数峰值要明显大于Kanai等人的结果;(2)、通过对层土场地及桩基础的有限元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发现在基岩输入白噪声时,土层表面及桩基承台的随机响应结果呈现较明显的窄带特性;(3)、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有明显的影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峰值均较刚性地基情形有明显放大,而结构底部主应力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峰值则明显降低;(4)、在该文以承台为分析对象的算例中,结果表明,对于运动相互作用情形,桩基承台的位移谱密度响应峰值较自由场表面的响应降低了10%左右,而上部结构的惯性则使承台的位移谱密度响应有所增大;(5)、在该文以群桩为分析对象的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算例中,计算结果表明,群桩角桩桩顶的主应力标准差较中心桩大65%左右,主应力标准差随角桩往中心桩逐渐降低;(6)、通过对在相同场地条件和相同输入情况下箱基和桩基础随机反应结果的比较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的桩基础有效随机输入地震动峰值要明显小于箱基情形,在该文算例中,两者相差达59%;(7)、通过对巨型框—筒结构与桩基共同作用体系和巨型—框筒结构与箱基共同作用体系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该文的算例表明,采用箱基形式的结构加速度谱密度和位移谱密度反应峰值均明显大于采用桩基形式的结构响应,巨型框—筒结构的谱密度响应呈现多峰值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采及对山区工程开发活动的增强以及自然条件对工程生产等不利影响的增多,从而导致了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人为地质灾害的增加。但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随着自身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其在工程结构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可靠度已发展成为评估工程结构抵御自然和人为危险因素能力的重要依据,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文通过对国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性能比普通、高强混凝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目前,中国的RPC研究仅限于材料性能阶段.鉴于目前国际上
该文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计算理论;基于 MATLAB6.0神经网络的参数估计;用灰色理论预测斜拉桥节段施工建立协渊完善的斜拉桥施工管理和监控体系.具体论述了以
在桩基础现行设计方法中,当桩基础受轴心竖向力作用时,假定各桩的桩顶作用效应相同。由于在此假定下,各桩同时进入极限状态,每根桩的可靠性都代表了整个桩基础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单
在我国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除传统的安全问题外,结构规模的加大、建筑形式的更新和新型材料的运用,使得结构在局部损伤下发生不成比例破坏的
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工程方法原理、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评价的价值工程方法、给水管网功能分析、价值分析、功能评价,并初步建立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评价价值工程方法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在氯化物环境下未开裂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机理并建立预测钢筋腐蚀速度的模型。首先分析了氯化物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然后分析了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中氯化物引起
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结合兰州312国道上的现场试验与MARC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对土工格室柔性结构层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用地的紧缺,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监视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和使用中的安全,需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形观测;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