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回顾性病历调查研究,归纳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发病情况、中医基本证型、诊治方案,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此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中医规范化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按照严格纳入标准回顾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年间明确诊断为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患者病历204例,详细提取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季节、预后转归、诱发因素、临床主症、舌苔、脉象、合并症、治法、方药等情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Eip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初步了解本病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住院诊治方案,探讨中医的病机演变规律和证治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通过对住院部204份病历的回顾,结果表明住院患者在男女性别差异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患者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73.75±8.007岁;3年内住院次数最少为1次,最多为15次,平均为3.76±3.128次,≥2次以上者占97.55%,患者平均病程在13.12±8.842年;平均住院天数为13.33±7.855天;住院费用最少为3049.26元,最多为15326.16元,平均费用为13313.13±6660.86元;预后转归方面,经积极治疗多数为好转出院,占回顾人数的96.08%。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诱因中,吸烟仍排第一位,其次为职业性粉尘等导致的环境污染。导致本病急性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其次为饮食不节,其它如劳倦及七情等所占比例较小。住院患者当中,以COPD病情Ⅲ、Ⅳ级为主。其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按照发生频率大小依次为:虚证为肺脾肾虚>肺脾两虚>气阴两虚>气虚,实证为痰热瘀阻>痰浊阻肺>痰瘀互结>痰热郁肺>瘀血壅肺及外寒内饮,但是纵观本病,几乎无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存在,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侯,痰浊、瘀血、水湿、热毒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及病理产物,而肺脾肾虚为住院患者主要虚证类型。3.治疗方面,西医仍以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化痰、减轻气道高反应、扩管为主,出现心衰、呼衰等合并症时予以强心、利尿、辅助通气等对症为主。中医治则方面,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病情辨证分析,但初期多以急则治其标,后期以标本兼治为则;治法方面,前期以清热化痰、活血祛瘀为主,后期以健脾益气、祛痰平喘为主;中药汤剂方面,前期前三位依次为三子养亲汤(33.33%)、二陈汤(31.37%)、定喘汤(27.45%),后期应用的频率最高的为陈夏六君子汤(31.37%),其次为定喘汤(5.88%)和三子养亲汤(5.88%);中成药的应用方面,以活血化瘀中成药出现频率最高(42.65%),补益类次之(33.82%)。结论1. COPD合并肺心病为COPD疾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严重状态,本病住院患者多为长期吸烟的男性,积极劝导患者戒烟对减少本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同时本病病程长,多反复加重,重复住院率高,住院天数较长,治疗费用高,本病经积极治疗,病情多数可以缓解,但并不能彻底根治。2.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症多为虚实夹杂,临床诊治困难,但发病人群的证侯特点具有相似性,多为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规律性,多以祛瘀、化痰、清热、理气、益气养阴、调补肺脾肾等为主,可以形成一个相对规范化的诊治流程,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