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例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幸福起来”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备受瞩目。旅游活动不仅会影响旅游者的幸福感亦会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产生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游客视角,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系统阐述。此外,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而兴起的“微度假”更是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罕见的发展机遇。故而本文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研究背景探索旅游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极具现实性和社会性。本文对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包含基于享乐论提出的享乐幸福感和基于实现论提出的实现幸福感两个维度,而在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时学者们大多采用享乐论的研究范式,并将已有的幸福感的测度方法进行修正使用。为了更全面地测度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更深入地研究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基于享乐论和实现论、采用目前得到大部分学者认可的从旅游发展角度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四个宏观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建立了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模型、提出了模型相关的8个假设。在对模型与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中,本文以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主景区并将调查范围扩大至黄龙岘所在的牌坊社区。为确保问卷的质量,本文首先分两阶段进行了预调研,在通过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修改、删减后形成正式问卷,并展开正式调研。最终本文共收集240份有效问卷。通过SPSS和AMOS对问卷样本展开深入研究后发现:(1)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个因素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享乐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2)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因素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实现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但文化因素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不具显著影响,反映了当地文化对部分居民输出存在不足,居民难以通过文化因素获得心理提升从而感到幸福。(3)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因素对居民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证实了在考量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时融入享乐论与实现论的必要性。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本文扩展了幸福感研究的群体范围,扩充了旅游发展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间影响机制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本文揭晓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探究了旅游地的民生状况、提出了乡村旅游现存问题及改善方法,有利于目的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高铁的发展使得区域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被压缩,极大地促进了人员和资源的自由流动,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同时还促进了企业管理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对于以往文献中所研究的高铁开通使得企业内部资源发生调整,本论文采用的数据主要包含了2007至2013年间国内高铁、海关、工业企业和城市等,采用双向固定的效应模型,研究分析高铁
学位
由金属谐振元件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通常周期性地排列在二维结构中,由于FSS具有优良的频率选择特性,经常用于雷达天线罩隐身。目前,带通FSS天线罩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正常传输天线工作频段的电磁波,并将带外电磁波信号从入射波的方向反射回去,以降低单基站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从而达到隐身
学位
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鲜明地指向了本单元语用点,精准地给学生提供用以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信息和资源,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教师可以通过精准定位目标点、瞄准独特切入点、实践落实运用点来高效地使用好“词句段运用”板块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词句段运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成本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并成为“世界工厂”,但这种低附加值的生产模式无法打破被“低端锁定”的局面。与此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开始显现,叠加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处于“新比较优势尚未确立、原有比较优势面临挑战”的中间阶段。由此可见,我国要提高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打破发展僵局。在我国大力发展交
学位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我国提出“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推进我国能源供给侧的改革,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升高,传统的火力发电机组装机比例逐步下降。配电网的结构也发生变化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其中微电网是整合分布式电源的常见形式,微电网群是缓解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以及促进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微电网群组成单元和结构复杂,微电网与微电网、微电
学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视频数据在互联网上呈指数式增长,基于视频的人体行为识别是对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围绕准确识别视频中的人体行为的问题,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特征两个维度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直接对全连接层输出的一维向量特征做时间序列建模而带来的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对卷积层输出
学位
让计算机能够感知和理解人类世界,并能用自然语言与之交流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长期目标。深度学习的发展让这一目标成为可能,图像描述任务作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交叉课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公共环境的各类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存在数据量大、响应时间长且传输困难等问题,相较于图像,文本概括性强,能够以简练的形式传递信息,因此,研究面向公共环境的图像描述具有十分
学位
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所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问题日益增加,因此研发出一套准确性高和推广性强的疲劳检测系统对于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疲劳检测方法普遍存在准确性不强、鲁棒性差和佩戴专用采集信号设备具有侵入性对驾驶员正常行车造成较大干扰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特征融合的非接触式疲劳检测方法。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增加光照补偿模块。针对传统疲劳检测方法未考虑实际行车过程中光线变化对后续
学位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我国要加快服务业现代化发展,并推动其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简称KIBS)是服务业中的高端组成部分,在当前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现实背景下,大力发展KIBS成为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我国KIBS起步较晚,在规模和质量上都相对落后,当务之急是提升其集聚水平,实现专业化和
学位
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当今社会重点关注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环境问题越发严重。但我国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在长期仍需依赖化石燃料燃烧,在化石燃料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燃烧效率是表征能源的利用率的有效指标,提高燃烧效率可以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气体燃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当量比表征,对当量比进行检测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燃料利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