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比较——基于CHNS数据的视角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85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现象极其罕见。而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出现了“家庭作坊”、“个体劳动者”等非正规就业形式。同时,正规部门的招工制度开始从终身制逐渐转变为合同制,出现了劳动派遣、非全日制等新兴用工形式,为正规部门吸纳非正规就业者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也显现出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弊端。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从非正规就业者整体和区分不同类别非正规就业者这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嵌套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对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特征差异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工作时长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可以逐渐将个体经营模式的“微型企业”成长为正规企业,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可以从事个体经营的方式向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发展,正规部门应尝试开辟吸纳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为正式员工的通道。同时,政府应当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受教育水平的差距,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现有的“矿山供电”课程体系内容和实际煤炭安全规程及煤炭供电标准相脱节的状况,提出对现有的“矿山供电”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井下最先进的综连采技术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改革,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高质量、高技术、适应实际煤矿供电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矿山供电;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妍(196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企业间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品牌及其价值的重要性。因此关于品牌价值的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
21世纪,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成为未来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行动机制的形成始于《京都议定书》。中国参与并在未来执行《京都议定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