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主要依靠的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这也直接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直到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关键词不断映入眼帘,从长期来看,消耗自然环境的发展并不可取,甚至会阻碍经济发展并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目前,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仍然很少,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和帮助,外资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更好的技术,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自然条件恶劣、技术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不受到外资的青睐,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一直稳定在非常低的水平。进入21实际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有了高速的增长。但环境污染也开始有了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这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会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讨论的主题,那么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造成了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对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文献,其次整理了我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环境污染程度的基本情况并进行总结,再次,整理了相关理论并构建理论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利用2003-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我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中介变量检验法,发现环境规制是我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中介变量。即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环境规制水平下降,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最后,本文从调整我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规模、结构,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警惕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