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颅神经疾病,其主要以三叉神经单个或多分支区域内突发严重、短暂、重复且类似电击样的疼痛为特点。目前神经-血管压迫理论是最为普遍的学说之一,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预后通常较好。然而这种疾病所引发的剧烈疼痛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慢性疼痛更会导致睡眠质量差及强迫思维等心理问题及精神症状。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聚焦于该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技巧上,很少有研究者去关注此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强迫思维症的影响,寻找与患者术前、术后睡眠障碍及强迫思维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生理、心理上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证患者良好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1日-2018年5月31日行MVD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评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研究目的进行统计与收集。拟对术前、术后睡眠障碍与强迫思维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价MVD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障碍、强迫思维症的改善程度。结果:在本组115例患者中,男性58例(50.4%),女行57例(49.6%);年龄范围32-84岁,平均年龄62.35±10.97;疼痛位于左侧面部52例(45.2%),右侧面部63例(54.8%);疼痛部位呈单支受累者68例(59.1%),多支受累者(含双侧)47例(40.9%);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得知,术前睡眠障碍在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疼痛累计分支、术前VAS评分、SDS评分分组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强迫思维症在年龄、性别、疼痛累及分支、家庭月收入、VAS评分及SAS评分分组中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复发情况与术后睡眠障碍(OR=3.829)及强迫思维症评分(OR=4.507)皆呈正相关,而处理三叉神经与术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B=-1.043)。MVD手术在术前、术后1年的睡眠障碍及强迫思维症中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影响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强迫思维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三叉神经感觉根多支受累、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指标呈阳性者。这提示与疾病本身所导致的疼痛是密切关联的。程度越强、范围越广的疼痛会促进不适以及紧张等情感反应,从而导致睡眠情况不佳,且剧烈、广泛、甚至让人产生绝望的疼痛也是强迫思维症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此外,女性以及低收入家庭在本组中睡眠障碍及强迫思维发生率较高,这与其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较差相关。2、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后睡眠障碍及强迫思维症评分皆有明显关联性,且处理三叉神经与术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这表明把握每一个手术细节、减少术后复发率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3、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所引起的睡眠及强迫思维方面的障碍应得到早期、有效的解决,MVD则作为首选治疗,对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