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的消耗过程也是污染物的排放过程。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最高,燃煤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己占排放总量的93.3%(2003年)。为净化空气,解决酸雨问题,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论文将等离子体技术与于法脱硫技术相结合,采用脉冲电晕放电技术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方法,对脱硫剂颗粒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论文对干法脱硫的影响因素:烟气温度、湿度、烟气停留时间、钙硫比、烟气初始浓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烟气脱硫效率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烟气停留时间、脱硫剂当量比.烟气浓度、烟气温度、烟气湿度。其中烟气停留时间、脱硫剂当量比、入口烟气浓度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当烟气浓度、湿度、温度、钙硫比、停留时间分别为1800ppm,2.43%(V/V),25℃,1.6,4.2s时,脱硫效率最高达48.6%。干法脱硫存在烟气停留时间长,设备投资高,脱硫效率低等问题,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具有活化脱硫剂,提高脱硫效率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采用等离子体对脱硫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工作电压为18kV,放电电极用不锈钢针式电极,电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Φ2×10mm;极板间距为7cm,电极个数为1根,烟气浓度、湿度、温度、钙硫比、停留时间分别为1800ppm,5%(V/V),25℃,1.6,2.05s时,脱硫率为76.4%,比干法提高了28%。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晕电场强度,论文对电晕放电空间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起晕电压低、电场强度高和极板平均电流大为目标,确定电极参数。得出:当工作电压为30kV,当电极参数为(?)0.5×10mm;放电间距为Scm,电极材料为不锈钢,最佳参数组合为烟气浓度1825ppm,湿度5%(V/v),温度25℃,钙硫比1.6,停留时间2s,最佳参数组合下,脱硫效率达84.3%。为解决干法脱硫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