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以《中国日报》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定位和塑造直接影响对外政策的执行和国家利益的得失。国家形象及其塑造一方面与国家自身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又离不开对外传媒和舆论的塑造。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反复加工,对传播国家形象、提高国家知名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塑造理想的国家形象,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己经成为一个极具开创性和理论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当下,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探讨和研究“热浪不减”,并且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但总体上看,关于国家形象的探索还处于学术研究的初始阶段。 本文以中国现阶段唯一一份全国性英语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中国日报》在2007年“两会”期间13天、共105篇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内容全面,题材广泛。并选取了西方媒体《华盛顿邮报》,将其与《中国日报》关于2007年“两会”的报道相比较,通过对这两个媒体“两会”期间报道涉及内容、报道倾向性、图片倾向性等内容的分析,揭示中西媒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差异性,并从国家利益、传播理念、新闻传媒组织及社会控制四个方面揭示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对外传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中国日报》在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时采取的策略,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今后一段时期对外传播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选择和努力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人文”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电视广告在“推销主义”理念指导下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重点分析了集“推销主义”大成的“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探
岁月更替,再谱新章.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工程机械》杂志编委会及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向广大读者、作者,行业领导、同仁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杂志发展的各界朋友
期刊
中国的电视体系主要由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地市电视台组成,其中省级电视台又可分为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省级卫视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国政府针对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