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评价是任何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业绩评价的作用愈加明显,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我国有很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论是财务评价还是非财务评价,目前都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其数量的选定、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设定也还都是问题(杜胜利,1999)。传统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以财务为导向,不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能揭示业绩改善的关键动因,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不重视非财务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张蕊,2002)。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公司都在进行管理创新。这些管理创新需要有关企业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不但包括财务、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与经营过程相关的信息。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这一信息需要。例如,许多公司正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计划,而许多管理会计研究者称有效的TQM需要及时、详细的过程信息以辨明缺陷的所在,这些信息无法从概括性的会计数据中得到(王艳,2003)。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评价,尚未及时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方法体系,导致监管实践中不能科学、规范地把握企业经营者的真实业绩,企业经营成果评判不客观公正与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或短期化是国有经济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孟建民,2002)。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业绩评价指标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且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各方学者的一种共识。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其次,回顾业绩评价指标的演进过程,包括理论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过程。再次,介绍外国和我国对财务指标和综合性财务指标的应用,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EVA)和综合性财务指标(平衡计分卡)详细论述,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业绩评价指标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