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适合农业种植中心使用的、常规实验室可行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番茄红素的常规测定方法。并以该方法研究了在南宁市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气候条件下,番茄品种、果实成熟度、栽培设施、栽培季节及贮存期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1.确定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将番茄样品水洗后打浆,准确称取3g番茄浆样,加入2mL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将溶液移入离心机内以3000r/min离心脱水处理10min,弃去上清液。用丙酮:石油醚(1:1)溶剂20mL于阴暗处浸提滤渣2h,每隔20min搅拌一次。过滤并将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除去丙酮,取上层有机相测定体积,准确移取1mL提取液至10mL棕色容量瓶中以石油醚定容,摇匀。用1cm比色皿,在502nm下,以石油醚为空白溶液测定吸光度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番茄红素含量。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均值为96.43%,重复性实验RSD为2.22%,精密度实验RSD均小于2.0%。
2.番茄品种不同,番茄红素含量不同。樱桃型小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为1954~4741ug/100g(鲜果),均值为2932ug/100g(鲜果)。大果型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为1014~2503ug/100g(鲜果),均值为1569ug/100g(鲜果)。樱桃型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大果型番茄。红色果皮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高于粉红色果皮番茄,但差异不显著。
3.成熟度对番茄果实中番茄含量有影响。在各个成熟度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含量的趋势均为:金丹1(樱桃型小番茄)>年丰(深红色果皮大果)>佳粉(粉红色果皮大果)。对于相同品种番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含量越高,过熟期番茄红素含量最高,但过熟期番茄果实的品质也逐渐下降。成熟度对樱桃型小番茄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红熟期和过熟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深红色果皮大果,对粉红色果皮大果影响较小。
4.栽培季节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在南宁,大棚栽培的同一品种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高低顺序为:4月>5月>2月;气温较低的1月、2月无露地番茄成熟。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种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影响不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影响顺序为:佳粉>年丰>金丹1。在不同季节,不同成熟度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受到的影响不同,4月份果实在各成熟度番茄红素含量均高于1月份果实,在红熟后期和过熟期番茄红素含量增长速度也大于1月份果实。
5.栽培设施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在南宁,对于同一品种,春季时露地种植番茄难以生长、成熟;在夏季时,露地种植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大棚种植的。栽培设施对番茄各成熟度的番茄红素含量有影响,在夏季,温度较高,露地栽培番茄自红熟期至过熟期番茄红素含量增加速度较快,大棚栽培番茄次之。
6.在贮存过程中,各品种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未喷施催熟剂的番茄果实,贮存期前10天番茄红素均升高,10天后逐渐降低,耐贮性好,在20天贮存期内风味及口感均较好。喷施催熟剂的番茄果实,风味及口感均较差,贮存期前5天番茄红素含量升高,5天后快速降低,易腐烂,耐贮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