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理想。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同对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改造具有密切联系。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康帕内拉描绘的《太阳城》,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最早的思想来源。西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愿景,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直接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汲取上述合理内核,以其强大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社会实践作支撑,形成了一套日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体系。这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为之倾其一生的社会主义事业探索,列宁、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共同富裕探索与实践。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提出,共同富裕思想越来越丰富,轮廓也越来越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成就颇多,问题也不少。这是现阶段建设共同富裕的现状。因此,有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辩证地认识建设共同富裕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社会公平稳定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以期促进共同富裕由理想向现实的早日转化。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本文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作一梳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思想理论来源,主要介绍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共同富裕思想观点。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包含了马恩列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富裕思想和实践。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针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保障社会公平稳定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重大问题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