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谍战题材影片在近年来的大陆电影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掀起了新一轮的“谍战”热潮。本文结合叙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谍战题材影片在叙事视点、叙事角色、叙事模式以及身体叙事等方面的所呈现的风格特征加以分析和探究,以求从总体上把握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谍战题材影片在叙事上所体现出来的共性特点,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影片特点所进行的对比而折射出这一题材影片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在叙事风格上的多元化、综合化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及在这种趋势和规律下所反映出来的大陆电影叙事话语机制的变迁对谍战题材影片的影响,并希望对未来的大陆谍战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了论述的简洁和效率,本文特选取能够涵盖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谍战题材影片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且能够起到阶段对比和借鉴效果的几部影片来作为目标文本加以详细论述。目标影片文本为:《保密局的枪声》(1979)、《与魔鬼打交道的人》(1980)、《蓝色档案》(1980)、《开枪,为他送行》(1982)、《秋喜》(2009)、《风声》(2009)以及《东风雨》(2010)。本文第一章从叙事视点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目标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叙事视点类型进行分类和概括并重点对零聚焦视点和内聚焦视点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新时期以来大陆谍战题材影片在叙事视点中所体现出的零聚焦视点的统筹、缝合作用以及内聚焦视点的综合运用为谍战叙事带来的叙事丰富性。本文第二章从叙事角色的角度切入,结合谍战题材影片自身的故事特点将其角色系统分为潜伏者、援助者、反潜者和成长者并对其在叙事中的类型特点和角色功能进行分类解读,并进一步分析每个角色在不同时期对比中所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本文第三章从叙事模式的角度切入,结合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以来的大陆谍战题材影片进行模式化的探究,归纳出新时期以来大陆谍战题材影片所体现出的寻宝/护宝模式、夺宝模式、成长模式以及爱情模式,针对几种模式加以分析并探究叙事模式背后的叙事方式的变迁。本文第四章从身体叙事的角度切入,将身体文化引入影片叙事当中,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谍战题材影片进行身体叙事层面的分析并解读此类题材影片在身体叙事上的特点,探寻未来身体叙事的发展可能性以及在身体叙事的商业运用中所应该注意和规避的问题。本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未来的大陆谍战题材影片的发展做出思考,以期对谍战题材影片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