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的动机研究中,研究者只关注动机的积极面,很少涉及动机的消极面,即负动机。此外,国内对高中生英语负动机的研究关注度低,且对如何减少负动机对学生的影响也未提出一个系统的策略构建。本研究认为,对英语学习负动机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保持和增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将盐城一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探寻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负动机因素。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有三个:(1)高中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强弱的基本状况如何?(2)由与学生、教师、课程相关引起的负动机因素在动机强弱学生间有何差异?(3)在避免英语学习负动机影响方面,已经克服负动机的学生与尚未完全克服的学生之间有何差异?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的主要方式是调查问卷,即运用SPSS对采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高中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现状、动机强弱学生间负动机因素的异同以及学生克服负动机策略的差异;定性研究就是通过学生访谈,对定量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深层次的分析、阐释。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动机衰退现象是一个比较普遍而又相对严重的问题。(2)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引发动机衰退的因素按其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和学习者因素。(3)因学生及教师变量引起的负动机因素对动机强度较弱学生的消极影响更大,而与课程相关的负动机因素在两组学生间没有发现明显差异。(4)受过负动机影响的学生在回答如何消除英语学习负动机影响的调查中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策略:完全克服负动机问题的学生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相关的因素,而尚未完全克服负动机影响的学生更愿意把成功归因于外在环境的改善,如与教师相关因素的改善等。本文对上述调查发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了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迪以及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的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其一,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较小且都来自同一所中学;其二,受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所限,调查问卷未能涵盖所有可能的负动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