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施今墨对药配方对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PI3K、AKT、GSK-3β、GLUT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改善肝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5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继续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余高脂饮食、高糖饮水4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施今墨对药配方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纯净水,其他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前及给药后)体重、饮水、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予大鼠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以分析大鼠对糖负荷的耐受能力,以反映其调节血糖的能力。实验结束时(给药第8周末),麻醉大鼠后腹主动脉采血,静置2 h离心,留取血清。大鼠血清胰岛素的水平使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Homa-IR公式用于计算大鼠(实验末)IR指数。-80℃冰箱放置已留取的大鼠肝脏组织。肝糖原含量的测量按照糖原测定试剂盒说明书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情况;蛋白印迹实验分析PI3K、AKT、GSK-3β、GLUT2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1一般状态方面,正常组大鼠饮一般状态以及各期体重增长均在正常范围;模型对照组大鼠多饮、消瘦症状逐渐加重。双胍组大鼠多饮症状减轻明显,消瘦症状减轻但不显著。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糖尿病大鼠多饮、消瘦症状减轻更加明显(P<0.05)。2血糖检测结果显示,灌胃给药2周,模型对照组、双胍组与施今墨对药配方组大鼠的随机血糖水平均同给药前相比有所上升。给药4周、6周、8周后二甲双胍组、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随机血糖降低,以给药8周后较为显著(P<0.05)。灌胃给药4周、8周后双胍组及施今墨对药配方组餐后2 h血糖均低于给药前,其中双胍组及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在给药8周后餐后2 h血糖降低最为明显(P<0.05)。3 OGTT实验结果显示,给药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糖耐量试验AUC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双胍组、施今墨对药配方组AUC显著降低(P<0.05)。4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8周后双胍组、施今墨对药配方各剂量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5)。5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T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施今墨对药配方各剂量组TG水平降低,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P<0.05)。6肝糖原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同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对照组肝糖原的含量减少明显(P<0.05);同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二甲双胍组、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肝糖原的含量升高显著(P<0.05),但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7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肿大,脂肪变,肝小叶内可见部分点状坏死灶,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二甲双胍组和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细胞排列较模型对照组规则;而施今墨对药配方中、高剂量组肝细胞病理变化减轻不明显。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I3K蛋白、Ser473位点磷酸化水平、GLUT2蛋白含量降低(P<0.05),GSK-3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施今墨对药配方低剂量组PI3K蛋白、AKT蛋白含量及Ser473位点磷酸化水平、GLUT2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GSK-3β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1施今墨对药配方可改善T2DM大鼠一般情况、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2施今墨对药配方可改善T2DM模型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肝小叶内发生点状坏死灶,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等病理情况。3施今墨对药配方增强肝脏组织PI3K/AKT/GLUT2蛋白表达,降低GSK-3β蛋白表达,从而增加肝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减轻肝脏IR程度,降低血糖。图3幅;表8个;参1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