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欧3排放法规,而欧3法规和欧2法规的最大不同是车载自诊断系统(OBD)的引入。 车载自诊断系统具有识别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的功能,并以故障代码的方式将该信息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内。当系统或部件出现故障时,故障指示灯就会点亮,同时故障信息储存在存储器中,连接诊断工具就可以读取故障码和冻结帧信息。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码的提示,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出故障的所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车辆的维修。 车载自诊断系统监控的系统或部件有:三元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失火、废气再循环、燃油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监控、二次空气系统监控、油箱通风系统监控、氧传感器加热器监控、曲轴箱通风系统监控、发动机冷却系统监控、冷起动排放减少系统监控、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监控等。当监控系统发现故障后,会采取一些故障应急措施,勉强将车开到维修站去进行维修。 在车辆认证试验中,引入了车载自诊断系统认证试验。在认证试验中,必须进行试验的三个项目是:氧传感器失效验证、三元催化转化器失效验证和失火验证。此外,还要进行一个断线试验,一般选择碳罐断线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故障指示灯点亮并且排放没有超过OBD限值,车辆通过认证。经过实车OBD验证已获得认证的车型,在满足扩展条件时可以向其它车型扩展。 要保证车载自诊断系统在我国的顺利实施,首先要解决的是开发成本问题,OBD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在研发方面可能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其次是生产成本问题,车辆的软硬件都需要升级;再次是油品问题,如果油品达不到标准,就会导致车载自诊断系统的传感器失效,不仅无法对尾气进行监控,还可能损坏车辆。基于这些原因,OBD的实施分为四步走:提高燃油质量;鼓励实施有限的OBD作为过渡;建立仅控制排放限值的法规,而不控制OBD;当全国的燃油质量合适时,开始逐步实施OBD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