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迷恋造物。造物这一行为使人类具有对于另一群体的权力,从现实世界到电影世界,人类在造物上乐此不彼,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放大了这种来自于电子世界的代码魔力。电影史上创造过很多令人难忘的AI形象,从有形到无形,刷新了人类认知的极限。人工智能科幻电影这一类型由来已久,却又历久弥新,它紧跟科技发展脉络,在不断类型化的过程中,自我更新与修复,如人工智能本身一般进行“学习”,达到进化。类型的建立是由其商业属性所确认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使这一类型能够有较好的延续,在关键的类型要素上进行更新、重组或抛弃是必然的,在人工智能科幻电影中,也是一样。本文以人/人工智能两者关系为基本体展开,深入探讨其关系背后所对应的类型本质变化,将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发展时序划分为四个大的时间段:1927—1950—1970,1970—1990,1990—2000,2000—今,以历时研究的方式,对每一段时期的人工智能科幻电影进行阶段性的研究和文本细读,从而梳理出整个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类型演变实质上是人与科技/人与当下/人与自我/人与未来四个阶段概况,同时针对整个人工智能科幻电影做整体关照,梳理出整体类型演变最显著的三个要素是AI形象演变、叙事空间扩展、叙事策略演变。现实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而迅速,在这一趋势下,对于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关注不仅是具有理论意义的,同样是怀有现实关照的,未来已来,人类学习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即是学习如何与未来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