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铁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汇合点,其理念是为旅客提供“零距离”换乘条件,旅客对换乘方式的选择偏好决定了客运枢纽内部布设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约车用户的增多,高铁客运枢纽增设了网约车换乘点,然而并不确定换乘用户的规模和选择偏好,仍处于探索过程。同时,为倡导公共出行减轻市内交通拥堵,了解并分析离站有可支配私人车辆旅客的选择偏好也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选择行为研究集中于同质理性人假设,而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汇合点,其理念是为旅客提供“零距离”换乘条件,旅客对换乘方式的选择偏好决定了客运枢纽内部布设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约车用户的增多,高铁客运枢纽增设了网约车换乘点,然而并不确定换乘用户的规模和选择偏好,仍处于探索过程。同时,为倡导公共出行减轻市内交通拥堵,了解并分析离站有可支配私人车辆旅客的选择偏好也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选择行为研究集中于同质理性人假设,而忽略了个体异质性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铁离站旅客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不考虑异质性的多项Logit模型和考虑异质性的潜在类别模型对旅客的换乘偏好进行探究,对比两者区别,细分旅客特点并计算支付意愿,以期为市场细分和票价制定提供参照。首先分析离站换乘影响因素,从旅客属性、出行属性、换乘方式属性三个角度分别选取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学历、出行目的、出行距离、行李负载程度、同行照料、出行费用、等候及步行时间、在车时间作为主要变量,并细分其水平。其次设计情景选择问卷,依据选择肢的不同,使用D-optimal设计法得到“有可支配私家车换乘选择”和“无可支配私家车换乘选择”两种设计方案,每种方案18个选择情景。根据495位旅客的作答数据,对比两种设计下旅客换乘选择分布及出行属性带来的影响。最后构建不考虑异质性的多项Logit模型作为对比组,从参数估计结果,显著性情况,模型适配性指标上与考虑异质性的潜在类别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离站旅客换乘偏好。结果显示,潜在类别模型将离站有可支配私家车换乘选择旅客细分为4类,无可支配私家车换乘选择旅客细分为3类,得出分类概率并指明各类旅客换乘选择习惯和个体所属特征,而多项Logit模型只能反映平均偏好;从模型拟合优度来看,潜在类别模型AIC和BIC指标均优于多项Logit模型,前者拟合结果更好;从支付意愿来看,潜在类别模型提供了各类旅客在不同出行属性下对各换乘方式的支付偏好,可为市场细分和票价制定提供更为精确的参照建议。
其他文献
齿轮传动系统是现代机械中主要的动力传递系统,经常工作在恶劣的内、外环境中。齿轮和轴承作为齿轮传动系统的核心零件容易发生故障,若故障未能被及时发现,往往引发其他齿轮
在全球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传统工程机械能量利用效率低,对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工程机械迫切需要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同时这也是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巨大机遇。而在汽车工业中,纯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已获得成功应用,使得电动汽车得到大力发展,为电动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充分发挥电机驱动高效率的优点,探讨不同工况下电机与液压泵的功率匹配。因此,论文对电动挖掘机动力源系统
我国西部山区地震频发,同震滑坡分布广、危害大,滑坡隐患排查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焦点。面对高位隐蔽性同震滑坡隐患的排查需求,传统的群测群防人工排查方式及光学遥感影像已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如何利用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取识别滑坡隐患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突破的关键。本文采用机载LiDAR点云生成的高精度精细化DEM数据,以九寨沟熊猫海附近滑坡群为研究区,分别从分形学和地统计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
舰船在海上行驶,由于受到海风、海浪等海洋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六维摇荡运动,给舰载武器的发射精度、舰载设备的安全工作、舰载人员的工作生活、舰载人员或设备的输送等带来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人类近代以来“最大限度实现人民权利”的理想进行的新的求索,是保障和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正确之路,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
伴随着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我国关于环境污染类诉讼案件逐年增加。根据最高法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7-2018》白皮书显示,全国法院在2018年受理一审环境
“智慧”在当今时代涵义广泛,不仅可以是抽象的思维智慧,也可以是具体的信息技术,智慧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提供便捷。就如我国“智慧城市”的构建和应用受到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和广大用户的欢迎一样,“智慧教学”在教育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时代与教育技术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的需要都提醒我们,地理教学要与时俱进,搭载信息时代的列车,帮助学生“活学”和“慧学”。笔
文献计量学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文献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揭示数据背后所呈现的规律。自其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并且在馆藏建设、查引工作、学术咨询与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自古就有通婚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伴随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中越跨国通婚也随之增多,并出现由边境地区向内地蔓延的趋势。中越跨国婚姻中的越南妇女,大多数都是以非法入境的方式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境内非法居留,且他们的婚姻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婚姻登记手续。对于这样的中越跨国婚姻,其婚姻性质遭到我国法律的质疑,不被我国法律所认可。随着中国户籍制度、外
1979年7月1日,我国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首次在强制措施章节予以规定。2012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再次进行修改,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作了区分性的规定。取保候审作为强制措施中的重要部分,在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取保候审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作为取保候审的自由保障功能和侦查保障功能难以得到实现,严重拖沓诉讼效率。为发挥取保候审的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