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虽然在胶质瘤的影像诊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新的抗癌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后,目前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尚不足15个月。因此,需要对胶质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在人胶质瘤以及其它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存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及其病毒蛋白的表达,提示HCMV可能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关系,但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大分歧。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HCMV立刻早期基因1-72(immediate early gene1-72,IE1-72)蛋白和磷酸化糖蛋白65(phosphorylated glycoprotein 65,pp65)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了IE1-72蛋白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HCMV D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含量状况。目的检测HCMV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HCMV D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存在水平;分析HCMV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HCMV感染与胶质瘤发生和发展的病因学关系。方法1.175例胶质瘤组织均取自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为该科室在脑外伤内减压术或高血压脑出血皮层造瘘术中获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125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IE1-7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2.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pp65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pp65蛋白表达与IE1-72蛋白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的关系。3.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2例WHO IV级胶质瘤组织中HCMV DNA含量状况并分析其意义,选取的胶质瘤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法证实HCMV蛋白pp65表达阳性。结果1.HCMV蛋白IE1-72在胶质瘤和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IE1-72蛋白在125例胶质瘤组织中有90例呈现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2.0%。免疫反应信号定位于胞核和/或胞浆,主要定位于胞核,部分定位于胞浆。IE1-72蛋白在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均无表达。IE1-72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组织(Z=-3.923,P=0.000)。2.IE1-72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IE1-72蛋白的免疫染色强度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明显增强(r=0.310,P=0.000),其在高恶性度胶质瘤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强于低恶性度胶质瘤(Z=-2.893,P=0.004)。IE1-72蛋白染色强度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存在正相关(r=0.234,P=0.009),而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r=0.038,P=0.675)以及肿瘤部位(r=0.086,P=0.341)均无明显相关性。3.HCMV蛋白pp65在胶质瘤和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pp65蛋白在175例胶质瘤组织中有138例呈现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8.9%。pp65蛋白免疫反应信号定位于胞核和/或胞浆,以胞核为主。pp65蛋白在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均无表达。pp65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组织(Z=-4.338,P=0.000)。4.pp65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pp65蛋白免疫染色强度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r=0.096,P=0.208)和恶性度(Z=-0.960,P=0.337),以及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r=0.138,P=0.069)、年龄(r=0.016,P=0.837)和肿瘤部位(r=-0.147,P=0.052)均无明显相关性。5.pp65蛋白与IE1-72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175例胶质瘤组织中检测了pp65蛋白表达水平,其中的125例胶质瘤组织同时检测了IE1-7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他们之间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χ2=25.637,P=0.002)。6.HCMV D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检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22例pp65蛋白表达阳性的胶质瘤组织中,HCMV DNA在3例胶质瘤组织中呈现弱阳性着色,1例胶质瘤组织中可疑阳性,阳性着色颗粒分布在胞核,其余18例胶质瘤组织中均无明显着色。结论1.HCMV蛋白IE1-72和pp65均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人脑组织中无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且IE1-72蛋白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和恶性度的升高表达明显增强。提示HCMV蛋白IE1-72和pp65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关系,并且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2.HCMV DNA可能存在于胶质瘤组织中,由于检测例数较少以及实验方法需要优化等因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