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到整个国家,小到每个民众,生态文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浸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河北省是我国传统工业大省,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各不相同,存在一定差异,这会对河北省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河北省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差异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据此深入分析河北省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发现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一,存在一定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借鉴国内权威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体系设计经验,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三方面共计16个指标的河北省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指数法对河北省各地级市2006-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做出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2006-2015年,廊坊、秦皇岛、石家庄和唐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且近年进步放缓;衡水、邢台和保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且提升较快;张家口、承德、邯郸和沧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中间水平且近年发展速度放缓;整体来看,2006-2015年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且从2013年开始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速度的差距在慢慢缩小。据此,提出了提升河北省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建议,以更好的促进河北省各地级市经济社会的健康、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