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上清对肿瘤淋巴管形成的作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关于人骨髓来源间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BM-MSC-CM)可以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hBM-MSC-CM对淋巴管内皮细胞以及肿瘤淋巴管形成的影响,为hBM-MSC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机制研究及肿瘤的抗淋巴管转移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使用Ficoll分离液,采用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分离hBM-MSC,相差显微镜观察hBM-MSC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hBM-MSC的表面标记;收集hBM-MSC培养上清(hBM-MSC-CM),将其按照不同比例(50%,75%,100%)与低糖DMEM(10%FBS)混合后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LEC),检测hBM-MSC-CM对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管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淋巴管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了MTT法检测增殖、Transwell检测迁移能力,利用Matrigel基质胶观察管形成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管相关特异性标志物。为了进一步探明肿瘤淋巴管形成增多的机制,我们用hBM-MSC-CM对肿瘤细胞长期处理,研究肿瘤细胞可以向淋巴管方向转化的可能性,每5天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蛋白中淋巴管内皮细胞主要标志物Prox-1,VEGFR-3等的表达情况以及基质胶上肿瘤细胞的小管形成情况。  结果:成功分离并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MSC-CM能明显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小管形成和迁移能力,但hBM-MSC-CM对LEC的增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hBM-MSC-CM处理过的LEC淋巴管相关标志物表达增强。hBM-MSC-CM处理过的胃癌细胞株HGC-27相对于正常组也具有成管优势,并且hBM-MSC-CM处理40天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开始表达淋巴管主要标志物Prox-1,而乳腺癌细胞株GFP-MCF-7不表达Prox-1。hBM-MSC-CM处理胃癌细胞株HGC-27第10天时淋巴管相关标志物VEGFR-3的表达增强。  结论:hBM-MSC-CM能够促进LEC迁移能力和小管形成能力;hBM-MSC-CM可促进胃癌细胞株SGC-7901淋巴管主要标志物Prox-1的表达以及HGC-27表达VEGFR-3增强,并诱导HGC-27有成管趋势,提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能通过促进某些肿瘤细胞向淋巴管方向转化促进淋巴管形成增多,进而有利于肿瘤转移。
其他文献
<正> 在阅编稿件或阅读报刊时,常发现有新闻公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采编质量和新闻功能的发挥。新闻公文化现象的产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来稿的同志大都是机关公务员,常写公
“项目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把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多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是那么简单,利用项目教学模式,把物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要知道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中,针对学生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教学工作实施中,能
初中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高,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抑制了学习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丰富教学方式,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