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EB病毒感染特点,以期望探讨EB病毒感染的现状及EB病毒潜伏感染与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及可能引起相关肿瘤的机制,并为未来EB病毒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40例慢性扁桃体炎儿童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的病理组织标本和5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腺样体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组织切片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Epstein-Barr virus latentmembraneprotein1,EBV-LMP1)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ing RNA,EBER)的表达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生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EB病毒阳性和阴性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1.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组LMP1阳性率为45%,腺样体肥大组LMP1阳性率为66%,LMP1阳性率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组EBER阳性率47.5%,腺样体肥大组EBER阳性率70%,EBER阳性率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分别检测EBV阳性率,两者之间无差异,P值>0.05。4.LMP1、EBER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光镜下观察LMP1阳性扁桃体组织粘膜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固有层内淋巴组织增生,EBV阳性细胞分散分布于滤泡间和生发中心,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浆。EBER阳性扁桃体及腺样体组织及结构完整,EBER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胞核。6.90例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病理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两种方法检测,单一阳性表达包括LMP1+EBER-和EBER+LMP1-两种,表达率为18.97%,双阳性即LMP1+EBER+表达率占81.03%(P<0.05)。7.EBV阳性组慢性扁桃体炎组患儿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对应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EBV感染率高,鼻咽部是EBV重要潜伏部位。EB病毒LMP1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可以在非肿瘤组织存在。2.儿童腺样体肥大EBV潜伏感染率高于儿童慢性扁桃体炎。3.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EBV潜伏感染率在性别无明显差异。4.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EBV潜伏类型多数为潜伏Ⅱ、Ⅲ型,少数为潜伏0、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