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格局的变化,人们对绿色环境渴望加剧,近年来,城市建设更多关注大型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和新开发区公园绿地的建设。然而,忽略了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人工化区域的绿色空间营造以及贴近人们生活的小型公园绿地的发展。尤其是在旧城片区,本身存在设施陈旧,公共空间缺乏等诟病,人们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愈发强烈。面积小、选址灵活,能够呈斑块状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意义重大。川音片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境内,是成都典型的旧城片区,同时也属于成都七大特色风貌片区之一,拥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用特别的方式叙说着成都的旧城故事。本文以川音片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川音片区主要轴线丝竹路上的四个主要节点为项目实践对象。首先,通过对口袋公园的考察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出口袋公园在“尺度”和“空间”上与老街区有机更新之间高度的契合性,以及以口袋公园为切入点,促进老街区有机更新的必要性。其次,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为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同时,对川音片区展开调研,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探讨出适用于川音片区有机更新的口袋公园设计原则、策略和方法。最后,以规划设计成都川音片区四个相互联系的口袋公园为项目实践对象对其进行论证。“口袋公园”植入到城市老街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中,对老街区的历史文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的保护与传承起到有效的承载作用,且能满足现代化人们对物质环境的需求,激发空间活力。希望此次研究能够对我国旧城片区城市开放空间的改造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