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茶园、田地、桔园等常施用农药的环境中采集多份土壤样品,以高效氯氰菊酯为碳源构成选择压力,经液体摇瓶富集和多平板联用两种筛选程序,共筛选了280株微生物,获得9株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培养6d后,对100mg/L的底物,降解率均可达到60%左右;各菌株的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经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后观察菌体形态为杆状、短杆状,均为革兰氏阴性。挑选三株菌落形态有代表性的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进行16S rDNA测序及比对,其中两株属于假单胞菌属(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8%~99%),一株属于根瘤菌属(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8%~99%)。根瘤菌属微生物降解高效氯氰菊酯尚属首次报道。将此菌株命名为CY22-7.3,并进一步研究其降解特性。菌株CY22-7.3在无额外营养物质情况下,经100mg/L高效氯氰菊酯诱导,培养24h后进入降解阶段:培养6d后,降解了约60%的高效氯氰菊酯。在添加了外源营养物质(如,酵母提取物)后,降解率提升至80%左右。菌株能耐受的底物浓度在200mg/L~300 mg/L之间,对联苯菊酯降解率较低;最佳的降解pH在6.0左右,较好的通气条件能够大幅度促进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温度适应范围广,20℃~30℃均能保持较强的降解能力。经超声波破碎提取胞内粗酶液;硫酸铵沉淀胞外蛋白,经透析除盐后作为胞外粗酶液。两者同时于30℃水浴中作用于50mg/L高效氯氰菊酯8h,结果胞内粗酶液降解了约40%的高效氯氰菊酯,而胞外粗酶液降解了约6%的高效氯氰菊酯。说明降解酶属于胞内酶。最后,按照文献中检测质粒的方法验证,发现菌株CY22-7.3不包含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