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实践方式中反主体效应的出现引发了人类的深思,人类意识到用于指导实践的实践理性出现了问题,因此实践理性合理化的任务十分迫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实践理性合理化问题。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思想史考察,揭示了实践理性的提出以及科学的规定。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理性的认识主要是人的理智的选择问题,康德又把把实践理性放到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先验领域之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实践观出现了重大的缺陷。一旦实践观出现了缺陷,对实践理性的认识将出现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人类一切理性的思考都放在现实的生活实践去考察的。只有在马克思的科学的实践观的指导下,才能赋予实践理性以科学的规定。
第二部分:通过对实践双重效应以及对传统实践理性的反思,揭示了实践理性合理化的提出、规定与功能。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基于人们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实践方式中反主体效应或负效应的深刻检讨、反思和评价,实践理性合理化问题更是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三部分:在分析了实践理性合理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实践理性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及其层次评价标准。获得适合现代文明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成为当代人们迫切的生活愿望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新课题,那么科学的实现实践理性合理化更加成为众多任务之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