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过敏性鼻炎发病情况,对过敏性鼻炎医院用药进行分析;探讨乌鲁木齐市过敏性鼻炎发病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入选20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入选条件的AR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疾病诊断病情和AR分型以及发病相关因素如吸烟、喝酒、家族史、个人史等。对过敏性鼻炎用药合理性和药物主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从200例AR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选取100例,设为病例组,另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其余非AR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AR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13份,其中AR患者200例,AR患病率为21.9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R患者职业以工人为主,过敏原以蒿和屋尘螨为主;其中季节性AR77例,常年性AR123例,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者最多,共170例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药和西药,中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用治疗药物为鼻用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DDDs分别为118.16、110.65、98.02万日,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抗组胺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用皮质类固醇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灼痛,抗组胺药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减充血剂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和焦躁,抗白三烯不良反应主要为灼痛、打喷嚏,鼻用皮质类固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药物(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R患病的可能影响因素为饲养宠物、室内养花、房屋装修过、职业接触粉尘、家族史、西方式饮食习惯;多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史、西方式饮食习惯和职业接触粉尘是AR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227、4.401和4.231。结论:乌鲁木齐市过敏性鼻炎发生率高,AR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治疗药物为鼻用皮质类固醇与抗组胺药物,两组疗效相当,临床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剂量给药,注意不良反应的预防。家族史、西方式饮食习惯和职业接触粉尘是AR发病的危险因素,要加大宣教力度,对AR做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