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遗传学、血清生化学及病理学的探讨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基因突变分布情况,了解儿童DMD基因突变特点。探讨DMD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规律及CK与AST、AL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DMD肌肉病理改变,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DMD的男性患儿。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患儿DMD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和速率法分别测定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清CK和ALT、AST活性。冰冻切片,肌肉标本经常规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MD患儿肌肉病理改变及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共收集DMD患儿177名。(1)进行DMD基因检测的患儿共163例。MLPA法检测DMD外显子缺失71.17%(116/163),外显子重复10.43%(17/163),外显子未见异常18.40%(30/163)。30例外显子未见异常的患儿中,有10名患儿运用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DMD基因测序,均发现DMD基因点突变。存在2个缺失“热区”:主缺失热区位于第45-53外显子,占缺失总数的34.30%;次缺失热区位于第5-19外显子,占缺失总数的26.23%。缺失片段以第49-52外显子最多,单个外显子缺失主要分布在第45外显子。重复突变主要位于DMD基因的N端和棒状区。(2)进行血清酶学检测的患儿共165例,共采血318次。婴儿期DMD患儿的CK、AST、ALT活性即明显升高,分别达到正常值的10、7、5倍以上,并均维持至8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回落。血清CK分别与AST(r=0.817,p<0.01)、ALT(r=0.669,p<0.01)呈正相关。(3)进行肌肉活检的患儿共124例。DMD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婴幼儿期已存在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的萎缩及肥大,可见肌纤维变性及坏死、炎细胞浸润;病程后期主要病理改变为少数肌纤维残存,脂肪结缔组织增生,年龄越大病变越严重。Dys-C、Dys-N、Dys-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0-1级表达,与患儿年龄及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无特定关系。结论:(1)DMD以基因缺失突变为主,突变位点非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存在突变热区。(2)DMD患儿血清CK、AST、ALT活性反映DM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AST、ALT与CK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可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供重要依据。(3)DMD患者临床病情和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病程和活检年龄相关,与是否保留少数dystrophin蛋白阳性纤维无明显相关。(4)突变基因位点及长度与DMD临床症状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民族学常用的微观调查的方式入手,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良田村苗寨为调查对象,对良田村苗族习惯法中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在我国的法
本文根据营销策划岗位职能的要求与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以行业发展作为背景,从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出发对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工作过
<正>我国对残疾人集中安置就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为了落实扶贫帮困,将一些社会闲散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无职业者以及在家无业的军属,以组织生产自救的方式,在一些城市
定语从句为高考重要考点,经常被运用于阅读理解、完型填空、语法填空、改错及写作各个高考环节。学生对其特殊的形式及关系词的选择总是存有困惑。所以说掌握定语从句的高考考
目的对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火麻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K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对火麻仁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运用GC-MS法分析了2种提取物中的
新课改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
通过埘Sn-3.0Ag-0.5Ctr/Cu和Sn-0.3Ag-0.7Cu/Cu微焊点进行循环加载-卸载方式的纳米爪痕试验,研究了焊点循环力学行为与承受最大载荷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循环F—h曲线存闭合前表现为1个
通过对从营养学科内涵信息化建设、营养学科技术规范信息化建设、营养学科业务行为及业务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三个方面的介绍,全面阐述了营养科信息化发展中的工作要点。来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长期被注重掌握语法规则的传统教学法所统治。学生不仅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不知道如何恰当的运用语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未从根本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