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古诗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语言优美精炼、想象新奇丰富、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了祖国的文化命脉。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都是华夏子女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对世间规律的总结、对祖国河山的赞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古诗词融入课堂,不仅能够使课堂富有美感,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完成生物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最重要的是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文化的传承是爱国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英语,导致老师和学生轻视了汉语中古诗词的地位。调查发现,中学生对古诗词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能够写出优美连贯的英语短文,而无法说出一句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无法写出一句符合自己心情的汉语诗词。提倡加强古诗词教学,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的殿堂。本文将理论及学生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结合起来,探讨了将古诗词融入高中生物课堂的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提出了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价值,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总结了古诗词在高中生物知识中的渗透情况。第三章提出了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方法。第四章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中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与高中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了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方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第三章指出在生物课堂中应用古诗词教学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在之前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希望在生物学习中渗透古诗词的结论。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中渗透古诗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得出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感染力并且有利于中华历史文明传承的教学方法。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为生物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