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与PPARγ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脑卒中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 探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MIF基因-173G、C多态性和PPAR γ基因C1431T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脑卒中的关系。 (2) 探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MIF基因-173G/C多态性和PPAR γ基因C1431T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血脂、血压、血糖的关系。 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和DNA测序技术验证298例脑梗死患者、162例脑出血患者和203例对照者MIF基因-173G/C和PPAR γ基因C1431T 2个位点多态性分布,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血压、血糖、BMI及IMT水平,以上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 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IF-173G/C、PPARγC1431T多态性,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G/C0.793/0.207,C/T0.798/0.202。脑梗死组、脑出血组MIF-173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一致(P>0.05),而PPARγT/X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种差异在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尤为明显。 (2) 脑梗死组MIF-173 C/X基因型BMI水平显著高于-173GG纯合子(P<0.05)。脑梗死组PPARγ1431T/X基因型与CC纯合子相比,FBS及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出血组T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显著高于CC纯合子(P<0.05)。 (3) “PPAR γ 1431T/X”亚组中,“MIF-173C/X”基因型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IF-173GG”基因型(P<0.05);脑梗死组“PPAR γ 1431 T/X”与“MIF-173 C/X”联合变异患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较其它各联合基因型显著升高(P<0.05)。脑出血组仅在“PPARγ 1431 CC”亚型中,“MIF-173C/X”基因型较“MIF-173GG”基因型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高(P<0.05)。无论“PPAR γ 1431T/X”变异存在与否,“MIF-173C/X”基因型较“MIF-173GG”基因型患糖尿病的风险均显著增高(P<0.05)。 (4) 脑梗死“PPAR γ 1431CC”基因型中,“MIF-173C/X”基因型LDL-c水平显著低于“MIF-173 GG”纯合子(P<0.05);在“1431T/X”基因型中,“MIF-173C/X”基因型LDL-c、舒张压、BMI水平均显著高于“MIF-173 GG”纯合子(P<0.05).脑出血“PPAR γ1431 T/X”基因型中,“MIF-173C/X”基因型BMI水平显著高于“MIF-173GG”纯合子(P<0.05)。 结论 (1) MIF-173G/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汉族人脑卒中发生无关,而PPAR γ C1431T多态性可能与之相关。 (2) MIF-173 C等位基因可能与脑梗死患者较高的BMI水平有关,PPAR γ C1431T多态性可能参与了血脂、血糖代谢。 (3) PPAR γ C1431T和MIF-173G/C多态性对血脂、血压、BMI水平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继而影响脑卒中的发生。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终末阶段,在临床中,肾功能达到CKD5期即进入了终末期肾病[1]。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