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旁绿地因为具有开放性、可达性、袖珍型和多样性等特点,与市民日常行为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承载着大量的市民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起着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街旁绿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山地特殊地形地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街旁绿地在山地城市中的建设。一方面,街旁绿地的一般做法不能体现山地城市独有的地域色彩,甚至将之抹杀;另一方面,山地城市相对局促的城市可建设用地限制了街旁绿地的场地形状、功能的展开等等。因此,笔者力求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山地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原则和对策。加强街旁绿地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山地环境下的城市总体品质的提高和地域特色的体现。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演绎过程来构架全文。文章共分五章,分别为绪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的特征;案例调查;山地环境下城市街旁绿地设计原则及对策;结语。
第一章“绪论”即“提出问题”部分。介绍了街旁绿地的重要性、山地环境下城市街旁绿地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三章为“分析问题”部分。第二章通过对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特征的梳理,为后续“案例调查”给出了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分析重点,并确定了与山地环境相适应的街旁绿地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城市街旁绿地与山地不同的位置关系,将山地城市街旁绿地分为“位于山顶”、“靠山”和“滨江”三个大类。第三章选取了具有山地特色代表性的重庆作为实地调研的展开地,根据上面一章确定的研究分析重点,采用实地调研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种类型的街旁绿地在区位环境、空间与视线、行为活动、公共设施与植物配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相应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对重庆市街旁绿地的建设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提取了与山地城市相适应的街旁绿地特征。
第四章为“解决问题”部分,以上一章节提出的山地城市街旁绿地特征为基础,首先提出了山地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原则,然后分别从空间构成、入口与边界、公共设施以及植物配置等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三种类型的山地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对策。
第五章对正文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对此次文章的撰写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