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制陶古镇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湾在佛山的西南方,离城区6公里。石湾古镇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始于北宋,兴于明清。石湾是我国民窑体系中的重要城镇,素有“石湾瓦,甲人下”之谚。 石湾古镇它的特点在于:从它的形成机制、空间格局、文化背景都是受因于制陶这一历史行为。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石湾古镇变化很大,现今古镇遗存下来的主要是南风古灶片区。“古镇”遗产已经转变为“历史街区”遗产的保护,这是在中国的许多历史古镇中都出现的令人惋惜的结果。但是,以古镇的视角去审视石湾古镇的价值,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街区的过去,有利于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街区的未来。这也是笔者认为现行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应该改进的做法。 论文通过对石湾古镇自身历史沿革的把握,分析了古镇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主要是受到自然、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并结合这些因素确定古镇的发展分期,总结出古镇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 接着,从古镇空间格局出发,探讨古镇的选址、空间形态演变及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将文化背景映射到古镇的综合环境中去。 街道是古镇的骨架;街巷空间的形态结构、街道功能、界面、尺度以及街道生活等方面的特点都成为古镇特色的展现。石湾是沿河布街,因街成镇,其街道形态体现了依河展开、纵横交织的特点,这些都与古镇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传统建筑也是古镇的研究要素之一。当地“岭南庭院”数量很多,因而笔者重点分析了庭院的成因、类型及特征,展现其地域性的特点;同时从建构、平面布局、立面、装饰艺术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特色。 最后,结合古镇现状调查和问卷统计结果与南风古灶片区详细规划项目的内容,提出了城镇年轮的保护利用构想,这对于古镇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总结起来,论文从历史、建筑、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古镇的形成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街巷空间和传统建筑的特色进行了剖析,从而能更好地挖掘石湾古镇的价值,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是关于大型会展中心功能分析与研究的一个探讨。研究的动机来自于在大型会展中心功能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面对这些想法和问题而带来的思考。通过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进入21世纪以后,博物馆作为为社会创造美、知识和公益的场所,建设与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载体,在这个
街巷景观多样性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村镇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亟待研究的历史题材。本文从形成珠三角地区村镇传统街巷景观多样性的因素入手,深入探讨传统街巷景观多样性的具体表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