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普惠性金融、包容性金融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愈加显现。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举步维艰。众所周知,贷款难是拖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顽疾。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承受着存贷利差收紧和不良贷款激增的双重压力,对待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愈加谨慎。如何化解资金供求双方的矛盾,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团体贷款改变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分担方式,为破解我国当前的银企困局提供了启发和思考。过去几年,我国银行竞相效仿团体贷款模式,推出多款针对中小企业的团体贷款产品,然而备受期望的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来,江浙地区频繁爆发的互保危机,使团体贷款由“保险锁”变成“导火索”。团体贷款风险逐渐暴露,银行逐步收紧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以中小企业团体贷款定价研究为突破口,试图为解决目前的银企困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分类、运行规律以及发展现状。其次,运用逆向归纳法,研究贷款过程的三个阶段借款中小企业间的博弈行为,从而确定最优连带责任,为下文定价研究奠定基础。进一步,探究银行与中小企业团体之间的博弈行为,深入分析了联保贷款模式和有基金担保的互助担保贷款的风险分担和定价模型的构建。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重要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定价过程中对中小企业团体成员间的最优连带责任的量化分析,降低了中小企业团体违约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互保危机发生。在激励相容的视角下,给出了两种担保模式下具有奖惩机制的动态贷款利率定价模型不仅可以减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还能够对中小企业积极还款形成有效激励。研究丰富了中小企业团体贷款定价的理论,同时为我国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团体贷款业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