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环境改造模式研究——以上海新天地、苏州桐芳巷为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同于城市一般地区的发展模式,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保护与更新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主体。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历史街区,这些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演变发展的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目前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它的保护与改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历史街区改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环境改造模式问题为研究内容,对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理论和历史街区改造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综合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了我国的历史街区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上海新天地和苏州桐芳巷两个实例现场调研来进一步探讨历史街区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模式。本文一共分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历程。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及其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主要是介绍历史街区的定义,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面所面临的误区和问题。以及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的一些理论依据(包括:国际相关宪章法规、景观规划:心里学和可持续发展)和对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部分:历史街区环境改造的相关原则与方法。主要是从建筑改造的原则、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的原则、风貌改造的原则、时代延续性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来介绍环境改造的相关原则。以及从建筑改造的方法、街道格局的改造、建筑高度和尺度的控制、基础设计的改造、街区功能和性质的调整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历史街区改造的方法。 第四部分:历史街区的实例分析。主要以上海新天地和苏州桐芳巷两个不同的改造模式为例。从街道布局、空间格局、环境景观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改造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得出在改造中的几点要点。 第五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从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旧城更新一直伴随着所有的城市。从其诞生开始就不断经历着物质空间新旧交替的变化。当旧城市区域不能满足当下功能使用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城市更
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受到高度的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绵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和城市绿地的结合规划中存在许多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标示牌的树立,城市应
学位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与方法部分。首先确定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了解国内外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的发展概况,指出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中的不足之处。阐述景
声景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现今已逐渐成熟;一系列关于声景观研究的文献、专著等发表,为声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团体的成立及国际学术
本文从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历史过渡到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历史,从中提炼出在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如何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与演变。从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分析出应用
滨水是滨水城市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滨水区是滨水城市中最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可建设区域,为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针对性的问题和挑战。有鉴于现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交通领域形成“以汽车为主导”的局面,步行交通以及行人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忽视。这不仅造
学位
历史城区作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脆弱的资源:与此同时,历史城区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城市的发展、扩张、更新等等。而由于历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