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同于城市一般地区的发展模式,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保护与更新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主体。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历史街区,这些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演变发展的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目前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它的保护与改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历史街区改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环境改造模式问题为研究内容,对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理论和历史街区改造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综合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了我国的历史街区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上海新天地和苏州桐芳巷两个实例现场调研来进一步探讨历史街区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模式。本文一共分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历程。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及其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主要是介绍历史街区的定义,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面所面临的误区和问题。以及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的一些理论依据(包括:国际相关宪章法规、景观规划:心里学和可持续发展)和对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部分:历史街区环境改造的相关原则与方法。主要是从建筑改造的原则、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的原则、风貌改造的原则、时代延续性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来介绍环境改造的相关原则。以及从建筑改造的方法、街道格局的改造、建筑高度和尺度的控制、基础设计的改造、街区功能和性质的调整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历史街区改造的方法。
第四部分:历史街区的实例分析。主要以上海新天地和苏州桐芳巷两个不同的改造模式为例。从街道布局、空间格局、环境景观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改造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得出在改造中的几点要点。
第五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