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残疾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关于残疾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我国对于残疾人人群健康的研究大都处于描述性层面,对于如何深入残疾人人群开展体育运动,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融入社会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尤其是传统养生功法对肢体残疾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相对空白。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等,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残疾人士身心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查阅发现体育运动对肢体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选取了广东省培英职业学院的20名肢体残疾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另外选取20名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传统保健功法的实验训练,观察干预前后受试者各测试指标的变化,对比对照组得出实验后测试对象的柔韧、力量、平衡等测试指标均比实验前有了明显提高,肢体残疾人的交往能力、社会机能和责任感三个适应指标都明显提高,说明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对肢体残疾人士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肢体残疾人体育康复教学中应该加强传统保健功法的练习。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本课题的实验只选取了培英职业学院的肢体残疾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具有了一定的限制性,男女实验对象柔韧、力量等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课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日后的研究中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长期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对调节人体心血管功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练习前后肢体残疾学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小幅度波动,说明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对维持心血管机能的稳定有较好的作用。 (2)长期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后,肢体残疾学生坐位体前屈伸展度得到提高,柔韧性得到增强,说明传统保健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柔韧性,进而可以提高关节、肌肉的灵活性。 (3)长期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后,肢体残疾学生的左右手握力变化不大,但是下肢力量明显增强,可以增强下肢的支撑力,有利于维持人体的稳定性。 (4)长期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后,肢体残疾学生平衡能力和反应时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有效改善,说明传统保健功法练习后,肢体残疾的注意力比实验前要集中,情绪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心理机能得到改善。 (5)长期传统保健练习后,肢体残疾学生的交往能力、社会机能和责任感三个适应指标都明显提高,说明传统保健法练习对肢体残疾学生的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