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农业部“948”项目引进的法国隐性白羽鸡为素材,测定其产蛋及产肉等特性。产蛋特性测定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测定其群体蛋用性能,第二批测定其产蛋性状的遗传力,测定鸡按常规要求饲养管理。产肉特性测定鸡0~6周龄饲喂同一种日粮,7~12周龄饲喂2种能量(11.79MJ/kg、12.96MJ/kg)、3种蛋白质(15.1%、18.0%和21.0%)水平组成的6种日粮,测定其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肌肉常规品质、营养成分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结果如下:1、产蛋性能及主要产蛋性状的表型分布特点24周龄群体产蛋率达5.57%、蛋重43g,63周龄产蛋174.5个,平均蛋重61.5g、淘汰体重2704g,0~63周龄累计耗料45.7kg。全期就巢母鸡占产蛋母鸡数的17.77%,平均就巢时间为1.7周。蛋重曲线:W(t)=65.562-25.231×exp(-0.143×t)(R2=0.997)。产蛋率曲线:Y(t)=90.736×exp(-0.013×t)/(1+exp(-0.825×(t-3.451)))(R2=0.984)。个体平均189.7日龄开产,开产蛋重50.5g,开产体重2.2kg,44周龄产蛋91.2个。24周龄体重、开产日龄、开产蛋重、44周龄产蛋量都呈正峭度,而开产体重呈负峭度。开产日龄呈明显正偏斜,44周龄产蛋量呈明显负偏斜。2、产肉性能及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6周龄后产肉性能的影响性别对2周龄后的体重、体斜长、胸宽,4周龄后的龙骨长、胫长、胫围,8周龄后的胸角度,12周龄的头宽、头围、产肉量、除腿肌率外的产肉率、副产品量、除翅率外的副产品率、肌肉剪切力、失水率等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上述指标中,除胸肌率、腹脂重、腹脂率、肝率、肌胃率、失水率等指标为母鸡大于公鸡外,其余均表现为公鸡大于母鸡。两种能量水平仅对12周龄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腹脂率、肌胃重、肌胃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8周龄后体重,12周龄全净膛重、全净膛率、胸肌重、胸肌率,但超过18.0%的蛋白质水平现实意义不大。低蛋白质水平显著增加腹脂重、腹脂率、肝重、肝率;并显著增加了肌肉剪切力,降低了失水率。3、有关性状的遗传力8周龄重、24周龄重、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44周龄产蛋量等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42、0.38、0.15、0.39、0.42、0.08;1~6周龄体重遗传力为0.43~0.57,7~12周龄体重遗传力为0.33~0.58;成熟体重、初生重估计值、生长速率参数、生长高峰周龄、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39、0.15、0.33、0.14;体尺的遗传力以中等为主;产肉量的遗传力中等偏高为0.36~0.43;产肉率的遗传力差异较大为0.10~0.49;屠宰副产品量的遗传力差异较大为0.16~0.59,副产品率的遗传力中等偏高为0.25~0.77;pH值、肉色、剪切力、失水率的遗传力为0.14、0.29、0.64、0.41;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遗传力分别为0.49、0.28、0.57、0.15、0.48、0.53。4、纯种选育经过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个体平均开产日龄提前5天,40周龄产蛋数增加8个,66周龄产蛋数增加6个;性状变异趋小,生产性能及体型外貌整齐度提高,遗传性能稳定。5、杂交利用以隐性白羽鸡等为素材,进行配合力测定及纯系选育,育成了维扬麻鸡,其配套模式为:固始鸡♂×(崇仁麻鸡♂×隐性白羽鸡♀)♀。该鸡种已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应用。《维扬麻鸡》及《维扬麻鸡生产技术规程》等两个配套省标准已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