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V和MeV能区AA碰撞中末态产物的各向异性分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多源热模型模拟计算了质心系能量为22.4A、62.4A、200A GeV的Cu-Cu碰撞中,在0-6%、6-15%中心度范围内的事例中,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以及入射能量为25 MeV/N的Kr-Sn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及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多源热模型仅利用几个简单的参数,就较好地重现了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纵向赝快度分布和横向方位角分布、及椭圆流对横动量依赖的实验数据,或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1)从RHIC能区Cu-Cu碰撞中末态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可以看出,随着碰撞能量的提高,赝快度分布宽度变宽,密度增高,且在两中心度比较下其变化趋势一致,但中心度为6-15%的事例中的粒子产额比中心度为0-6%的事例中的粒子产额稍低。另外从模拟曲线看,最后的赝快度分布是由对称分布的两组四个近似高斯曲线叠加而成的。很明显单个的高斯分布不能描写赝快度的这种双峰分布,这也就否定了利用单一静止热源模型继续分析碰撞系统的可能性。无论采用那种模型,都认为赝快度分布宽度变宽是系统纵向扩散产生纵向流的表现。再联系到粒子产额,说明次级碰撞对赝快度分布宽度有绝对影响。而赝快度分布宽度随能量变宽,说明随着能量提高,核阻止度下降,系统越来越透明。  (2)从MeV能区Kr-Sn碰撞中产生的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可以看出,由于空间各向异性,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不再各向同性,而是出现与方位角关联的振荡,表现为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且质量越大的核碎片,方位角分布的振荡越大,说明质量越大的核碎片各向异性分布越明显。从MeV能区Kr-Sn碰撞中产生的核碎片的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可以看出,在横动量空间,核碎片的分布不再为各向同性的圆,而是椭圆,且随着核碎片横动量的增加,各向异性程度增强,椭圆流变大。核碎片质量越大椭圆流也越大,说明椭圆流与系统碰撞形成的压力强度相关,质量对椭圆流影响明显。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