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棚户区改造对城市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关注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政策的重要性,使其的执行不流于表面;关注于如何更切合城市区域发展现状来制定修改安置补偿政策,在满足利益方基本要求的同时,使棚户区改造效果最优最大化、切实的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城市总体面貌,推动区域性整体发展是当前我国面对的重大难题。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中只对安置补偿政策的制定规定了两个要素:“一是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二是必须由棚户区居民自愿选择,而具体各地区的安置补偿政策或办法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银川市棚户区改造的安置补偿政策是按照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政策法律文件规定制定及实施的。但该政策忽视了银川市辖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差异、人口构成不同等问题,造成了为保证公平而统一制定的安置补偿政策在结合实际情况执行时反而显现出了非公平性等问题。同时由于政策执行度、程序规范、监管等方面的缺失也造成政策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结合银川市棚户区改造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结合我国棚户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银川市棚户区改造情况及实施的安置补偿政策作了详尽的介绍与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系统论等探索银川市棚户区改造征收安置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别对政策自身、外部环境影响和政策运行三个方面问题的特质和表象做了阐述,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宣传、救济补助、利益博弈、规划、监管等方面诱因。最后针对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政策存在问题的诱发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从健全救助途径、建立共赢平衡点、制定考核机制和流程运行办法等方面提出了个人对于安置补偿政策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全文主要目的是具体解析银川市棚户区改造现状与问题,从理论上阐释棚户区改造对银川市城市发展的意义;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正视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政策在银川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棚改项目实施流程和三区安置补偿政策的平衡性做了再设定,加强其执行力度;密切结合城市区域发展现状来制定修改安置补偿政策,在满足利益方基本要求的同时,使棚户区改造效果不断优化,用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城市总体面貌,推进区域的整体发展,最终为完善银川市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政策提出有效对策及理论性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