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当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需要职前职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努力。师范生位于教师的职前阶段。因此,师范生美育对提升教师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美育是以师范院校为实施主体,以师范生为受教主体,以培养师范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美育教育。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澄明了师范生美育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师范生美育的应然之态。基于相关理论,本研究以师范院校的美育教师、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辅助,了解了师范生美育的概况;主要运用叙事研究法,呈现出2名教师和7名师范生的美育故事,对师范生美育的实然进行深入探析: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美育的过程是怎样的?达到了何种效果?影响其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师范生美育的实效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美育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美好与迷失并存。美好体现在:“德艺双馨”的教师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教师以身作则为师范生指明了求学、为师、为人之道;校园之美使师范生获得身心的愉悦。迷失体现在: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的实施与应然之态严重脱离。面对美育选修课程,师范生持拒绝态度;面对艺术技能必修课程,师范生内心充满挫败感;面对美育活动,师范生有着从向往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审美能力处于“知美育美”和“未知而不育”两种状态。研究归纳了影响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知识教育的大环境;师范院校的美育机制;师范生的审美经验水平,并从教育管理部门、师范院校和师范生三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26日,新刑诉法修正案通过,认罪认罚从宽作为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正式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这标志着我国本土化“认罪协商”制度的开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逐步确立,使得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构造随之发生转变,为回应立法初衷以及满足司法现状需要,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凸显,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也得到承认与初步扩张。然而,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立法的原则性、模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环境要求的日益严格,脱硫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新型高效脱硫技术也不断开发成功,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简要介绍了流光放电氨法
文中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训教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类《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构建。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前者以口语为基础,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后者指提供白主化、协作化的学习环境,须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景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几点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山岭重丘区出现大面积、高边坡、长路堑路段,给边坡施工带来新的难题和考验.通过工程实践,谈谈如何做好路堑边坡的施工控制.